从明年1月18日起,中央区所有组屋、共管公寓以及有住宿的商业和混合用途项目,至少两成住宅单位的面积不能小于70平米(约753.47平方英尺)。
分析师认为,该条例修订有助增加中央区的居住人口,以满足不同的家庭规划需求,让中央区更有活力。
市区重建局星期二(10月18日)在网站上发布通告,修订中央区非有地住宅项目的较大单位比率,从而鼓励更多人住在中央区。
市建局说,因为留意到中央区住宅单位的面积有持续缩小的趋势,因此决定修订条规,以确保中央区的住宅维持良好的单位面积组合。
中央区横跨11个规划区,包括欧南园、博物馆区、纽顿、里峇峇利、新加坡河、滨海南、滨海东、海峡景(Straits View)、梧槽、乌节和市区核心(Downtown Core)等。
市建局通告说:“随着生活方式需求转变,中央区的规划目的已转为具吸引力的生活、工作和休闲地区。因此,我们一直努力为中央区引入更多混合用途项目,以鼓励更多居住人口(包括家庭),让我们的市区更具活力。”
考虑到中央区的空间限制,70平米的大小对小家庭来说是合理的单位面积。市建局并没有对中央区单位总数设限,因为这些地区一般都有良好的公共运输服务,居民较不依赖私家车。因此,新发展项目不太可能对当地基础设施造成压力。
市建局在2018年针对中央区外的住宅项目推出指导原则,将单位的平均面积从至少70平米增加到至少85平米(914.93平方英尺)。当局也要求发展商开发的住宅项目,至少两成单位的面积须为100平米或以上,最多两成单位的面积可小于50平米。这意味着发展商在项目中可建单位总数减少,单位平均面积相应增大。
分析师也认为修订中央区住宅项目较大单位的比率是适时的调整,因为中央区新住宅单位的面积中位数已从2017年第三季的94平米,缩小至今年第三季的73平米。
分析师:应在中央区开办更多学校和教育机构
当局要求至少两成单位的面积在70平米或以上,是合理的限制,能确保发展商提供良好的单位面积组合,来满足不同家庭规模和细分市场的需求。
如果当局不修改指导原则,中央区很可能将充斥大量较小型单位。
条例修订的目的是要确保中央区有足够的亲家庭住宅单位,从而增加那里的居住人口。估计当局也考量到市区接下来的规划,如打造充满活力的市中心,将它延伸到南部濒水区,成为集生活、工作和休闲于一体的活力社区。
建议当局在中央区开办更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因为方便孩子上下学是许多年轻家庭购房时的重要考量。
这项修改预料会带动市区出现更多较大面积的单位。不过它对整体中央区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目前中央区大多项目都符合新条例。
从集体出售的角度看,这可能造成发展商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继而影响中央区一些集体出售项目的成功率。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