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新加坡政壇怪象:似乎大家都不願意當總理?!
新加坡總理的年薪高達$220萬新幣,是全球最高的,然而萬事通最近卻驚奇的發現:在新加坡,似乎大家都不太願意當總理啊?!
不信?萬事通給通心粉們捋一捋:
1 新加坡被「踢」出大馬後, 李光耀是被「逼著」成為新加坡第一任總理的。
2 當李光耀決定辭去總理職位時, 他第一個找的就是陳慶炎博士,但是被後者拒絕了 ,然後吳作棟才被選出作為新加坡下一任總理的。
3 新加坡第二任總理吳作棟曾在書中寫道 「總理是個沒人願意做的苦差事」 。
4 李顯龍的博士導師在李顯龍競選總理前,曾寫信給李光耀,信中說道:李顯龍是數學天才,留在數學領域會有更大的成就。但是被李光耀拒絕了。 李顯龍到底是因為自己真的想當總理,還是因為「使命感」呢?
5 新加坡上一任財政部長 王瑞傑本來已經是定下來的新加坡下一任總理了,可是最後卻因為「身體原因」拒絕了這個職位。
6 黃循財在被選為「新加坡下一任總理接班人」後,曾經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 他並不渴望權力,需要多一點時間去為總理職位做準備。
怎麼樣?現在有點認同萬事通了吧?
新加坡被大馬驅逐
李光耀「被迫」成為總理
1954年10月,李光耀與一些從英國回來的華人、和本地受華文教育的左派學生和工會領袖成立人民行動黨(PAP),並參加了次年舉行的首屆選舉。 這次選舉中,李光耀本人順利當選立法議會議員,李光耀的政治生涯正式開始。
但好景不長,1964年,新加坡發生種族騷亂,李光耀政府藉此指責時任大馬首相——東姑阿都拉曼與聯邦政府試圖推行「種族沙文主義」,使馬來人在聯邦內享有特殊的高等待遇,並在幕後煽動在新加坡的馬來人反對新加坡自治邦政府。
不過聯邦政府高層卻對此十分反感,也因隨後雙方多次協商未果,導致 新加坡最終在1965年被驅逐出馬來西亞聯邦,並於8月9日被迫宣布獨立,李光耀還因此落淚了。
被迫獨立後,PAP的首要任務就是選出一個總理來,想來想去,只有李光耀最適合。思前想後,李光耀也覺得自己最適合領導新加坡的人民,抱著「捨我其誰」的態度, 李光耀被迫新加坡第一任總理。
當時的新加坡,沒有國際地位,沒有自己的軍隊,甚至連住房、飲食和飲用水的問題都難以得到解決。可以說,那就是一個爛攤子, 李光耀成為總理根本就沒得選。如果他不抗下這個擔子,許多相信他,追隨他的人民就可能被餓死。
李光耀希望陳慶炎當下一任總理
可是陳慶炎不願意
在之後李光耀擔任總理的25年里,他硬生生的把新加坡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了一個國際大都市!在當時,這可謂是個「神跡」了!
1990年,李光耀決定辭去總理一職,而他選定的下一任總理接班人是陳慶炎博士。陳慶炎是新加坡第七任總統,曾任國會議員和公職長達26年;歷任教育部長、貿易及工業部長、財政部長、衛生部長、國防及安全統籌部長、新加坡副總理等政府要職。
民間傳聞,李光耀在有意交棒時,和陳慶炎博士談了談,沒想到卻被對方婉拒了!當時李光耀可能都沒想到,會有人拒絕當一國總理吧?畢竟在其他國家的政壇里,總理幾乎相當於一個國家最高權利的象徵了。
無奈之下,只能由全體內閣成員投票決定新加坡下一任總理的人員,最後吳作棟當選了。
第二任總理吳作棟認為:
這是個大家都不想做的差事
就這樣,吳作棟就「稀里糊塗」的當上了新加坡的第二任總理。
他在1976年獲人民行動黨推薦參選馬林百列選區國會議員並當選,在1977年入選內閣,出任財政部資深部長。1979年,他成為人民行動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之後先後出任貿工部長、衛生部長和國防部長等職,並於1985年任第一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對於新加坡總理這個職位,吳作棟在他的《高難任務》里曾經提到:當時人們前往陳慶炎住家開會,決定選擇誰當新加坡的下一任總理,不過他卻遲到了, 於是「大家都不想做的差事,就落到了他的頭上。」
圖源:高難任務
當吳作棟在1990年接棒出任新加坡第二任總理時,無論國內還是國外,許多人都認為他在新加坡的總理之位不會撐太久,也有網友毫不掩飾地公然表示懷疑:新加坡這個年輕的國家沒了李光耀作為總理的帶領,還能繼續生存下去嗎?
然而,吳作棟卻讓每一個質疑者都大感意外;他的執政歲月持續了整整14年,他一路帶領新加坡渡過經濟危機、抵禦恐怖襲擊、扛住大選重挫,甚至還戰勝了非典型肺炎!
可以說,他這位新加坡第二任總理,算是完成了任務。不過從他的傳記中可以看出,他始終認為總理一職就是個沒人願意做的苦差事。
李顯龍是數學「現象級」天才
吳作棟:選擇他,
不是因為他是李光耀的兒子
說到李顯龍總理,通心粉們就都比較熟悉了。但你可知道李顯龍是個數學天才嗎?
李顯龍的導師,劍橋的數學大師還專門和李光耀聊過,說李顯龍是數學領域「現象級」的天才,希望他能讓李顯龍繼續攻讀數學領域,但是被李光耀一口回絕了。畢竟一路走來,李光耀都是把李顯龍當做未來總理的接班人來培養的。
2004年8月12日,李顯龍從吳作棟手中接任總理一職,並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一位轉交給吳作棟擔任。李顯龍在大法官楊邦孝的見證下於總統府宣誓就職,隨後便一路掌權至今。
對於李顯龍總理在他執政的這18年中取得的成就,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新加坡逐漸成為了東南亞各國當中的「扛把子」,他也順利帶領著新加坡從疫情初期的「驚慌封城」狀態逐漸走上了與病毒共存的道路。現在人們的生活也基本回到了疫情前。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怪不得吳作棟總是說,他支持李顯龍成為總理不是因為他是李光耀的兒子,而是因為他有能力!
不過後來民間經常有人猜測:李顯龍選擇從政最後競選總理,到底是因為他本人喜歡呢,還是因為他是李光耀的兒子,所以天生有一種「使命感」呢?如果李顯龍選擇專攻數學領域,現在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可惜,我們永遠都無法知道了。但在得知李顯龍成功競選總理的那一刻,作為他的父親,李光耀心中應該是很驕傲的吧?
王瑞傑被選定為下一任總理接班人
卻在即將接班前辭掉這一身份
王瑞傑是新加坡的前任「財神爺」,疫情初期,他可給大夥發了不少錢。
他曾先後擔任過新加坡資政李光耀的私人秘書、被在多個公共場合被李光耀所讚揚。 2005年4月出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被認為是新加坡政壇的「未來之星」。2011年5月出任新加坡教育部長。2019年5月任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
2020年7月25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宣布新任政府內閣成員名單。王瑞傑繼續成為內閣中的唯一副總理,並留任財政部長。他還被任命為新加坡經濟政策統籌部長。 李顯龍表示,指定王瑞傑為總理接班人的決定沒有改變。
2021年4月8日,時任新加坡副總理、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兼財政部長 王瑞傑突然宣布,因身體和年齡原因無意擔任下一任新加坡總理,並不再兼任財政部長。 王瑞傑表示,他已致信總理李顯龍,自己將不再擔任「第四代團隊」的領軍人物。
消息一出,全島輿論譁然,當時新加坡人都知道王瑞傑會是新加坡下一任總理。連維基百科上都明確寫著「新加坡總理接班人」 ,他這一舉動,頓時讓新加坡第四代高層有點「群龍無首」的感覺。
在發給李顯龍的信中,他這樣寫道:
言下之意, 就是中風過後,他的身體已大不如前,考慮到他需要在「總理」的位置上長時間任職,他才決定辭掉這個職務。
這也是新加坡第一個公然拒絕總理一位的人。要知道,新加坡一共才有過3個總理,2個就是在任職前主動「退出」的......似乎總理這個位置,真的沒什麼人願意當?
可能李顯龍總理在剛接到信時也是有點懵的,但隨後他還是回信表示理解,並感謝了他一路以來的付出。
黃循財當選新加坡總理接班人
李顯龍「暗示」對方早點接班
黃循財:還沒準備好
在王瑞傑辭去新加坡「總理接班人」的職務後,第四代領導班子頓時有點群龍無首了。李顯龍也多次強調:必須儘早選出「第四代領軍人物」。
2022年4月14日,李顯龍總理髮表聲明,在人民行動黨的黨團會議上,眾人終於達成了共識: 財政部長黃循財獲得內閣成員絕大多數的支持,正式推舉為第四代團隊領導!
隨後新加坡現任總理李顯龍也表示: 我非常期待「交棒」給黃循財。
不過黃循財卻這樣回復到:當我準備好「接棒」的時候,我會讓李總理知道的,不過應該不會很久, 因為李總理會不斷的提醒我,催促我。
你看, 在位的李總理似乎想早日「讓賢」。而即將接班的黃循財卻左一句「我還沒準備好」,右一句「時機還沒到」的,這種情況還真不多見。
總結
好了,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
李光耀是連夜之間被迫成為第一任新加坡總理的。
後來民間傳聞,李光耀想讓陳慶炎博士接棒,但是被後者拒絕了。
吳作棟雖然當上了總理,但卻把總理一職形容成「沒人願意做的苦差事。」
王瑞傑本來被選定為新加坡第四任總理,可是卻在接班之前辭掉了職務。
最後黃循財雖然當選了新加坡第四任總理,卻一直在說「我還沒準備好」。
其實萬事通倒是可以理解這種心態,畢竟一國總理聽起來很風光,可是肩膀上需要扛起來的卻是564萬人的生計。哪怕偉大如李光耀,在突然得知自己需要領導新加坡時,也曾淚灑國會。
不是人中龍鳳,還真扛不起這個責任。
通心粉們,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里留言交流~
- The End -
#今日匯率
1 新元 = 5.0795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1968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