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如果細究英國的人口結構變化,非白人成為國家領導這件事,可能就不那麼讓人意外了。
歷史上以央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為主體民族的英國,其實早已沒你想像的那麼「ang moh」。
根據英國最新公布的2021年人口普查,英格蘭和威爾斯的總人口中,有六分之一(16.8%)在海外出生。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數據只包含英格蘭和威爾斯,蘇格蘭政府因疫情關係並未展開普查。
截至2021年3月為止,英格蘭和威爾斯近6000萬人口中,有1000萬人為海外出生,較十年前增加了250萬人。
其中,印度出生的移民人口為最大宗,有多達92萬人的出生地在印度。
該普查還指出,英格蘭和威爾斯在2011年至2021年這10年間增加的350萬人口中,有42.5%為自然人口增長(即當地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另外57.5%則由凈移民人口(即流入人口減去外流人口)所貢獻。
凈移民人口大於自然人口增長,意味著移民已成為英國人口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例如,英國首相蘇納克就是在英國出生的印度裔第二代,其內閣中的內政部長布雷弗曼(Suella Braverman)也是英國本土出生的印度血統後裔。
在英國前首相詹森主政時期,亦有三名內閣部長具印度裔血統,包括時任財長的蘇納克。
熱愛追劇的蟻粉應該也不難發現,英國影集中的印度面孔越來越多。
2021年的普查數據尚未公布印度裔人口的所占比例,但來自印度的移民近10年來持續成為海外移民群體的最大宗,加上在英國本土出生的印度裔,相關數字相信會是有增無減。
英國印度裔的社經地位也有顯著提升。
2012年的一組官方數據顯示,英國印度裔家庭的資產中位數為少數族裔之最,僅微差次於英國白人。
值得一提的是,本土出生的印度社群,對外來移民課題開始展現越來越保守的傾向。
傳統上,印度社群一直都是工黨的支持者,但近幾年來英國有越來越多印度裔選民支持移民立場較強硬的保守黨。
根據英國種族平等智庫「Runnymede Trust」2019年的一份報告,2017年有40%的英國印度裔把票投給保守黨,相較2010年則是30%。
該報告分析,英國印度裔支持保守黨的比例在歷屆大選穩步提升,原因是英國印度裔社群中有越來越多人是在英國本土出生的移民後裔。
相較他們的父母和祖輩,這些土生土長的印度裔面對較少歧視,類似蘇納克這樣身世背景的印度裔也「越來越像」英國右派白人選民:
他們「更中產階級」、「更富裕」。
印度裔的內政部長布雷弗曼日前甚至因指稱難民「入侵」英國,被輿論炮轟其言論與極度排外的極右人士無異。
點出英格蘭和威爾斯海外出生人口持續攀升這項事實的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預料將讓移民問題再度浮上檯面。
隨著有印度血統的首相走馬上任,外來移民持續湧入,英國人或許得開始反思,已無可避免成為多元族群國家的英國,將如何塑造新的民族想像與國家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