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劍錄取率全球第二!「嚴肅又寬鬆」的新加坡教育到底好在哪兒

2022-11-04

近幾年來,將新加坡作為留學目的地的留學家庭越來越多,原因眾多:

新加坡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溫和濕潤,氣溫保持在25度左右

新加坡是世界社會治安最好的國家之一,犯罪率僅僅0.58%

新加坡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高,15歲以上教育普及率97%以上

英語是新加坡的主要語言體系,無論是教育或商務都以英語為主

新加坡的教育同時具備東西方的色彩,升學路徑眾多

……

根據新加坡各大院校對於中國留學生數量的估算,2022年預計中國學生在新加坡總數會達到6萬人。

與此同時,在新東方發布的《2022年中國留學白皮書》中,英美雖然仍是當前中國學生心目中最為傾向的留學國家,但受到國際局勢和疫情相關政策的影響,前往美國留學的人數有所下滑。

反而,新加坡、中國香港等亞洲留學國家和地區的認可度呈現出連年上升的趨勢,相信這與部分亞洲國家和地區疫情控制情況較好,留學性價比高是分不開的。

新東方發布的《2022年中國留學白皮書》

不過,新加坡教育是一以貫之的「雞血」,傳聞眾多。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各式各樣的補習班也就見怪不怪了。甚至在申請中,大多數新加坡學生的留學選校名單不會低於美國Top30、英國G5。

這也讓一批追求素質教育的家長打了退堂鼓,害怕只是讓孩子「換個國家補習和刷題」。

新加坡還創造了一套從A到Z的「怕輸哲學寶典」(Kiasu就是怕輸的意思)

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新加坡學校都如此,也並不是每位在新加坡上學的學生都只能感受到「高壓」二字。

「廣深媽媽圈」特別邀請到了一位曾經在新加坡UWC讀書的同學Lucy,一起來看看她在新加坡念書的那幾年都有哪些不一樣的體驗。

Lucy:曾將在國內公立學校的國際部念了八年,中途因媽媽去美國做訪問學者便隨其一起到了美國念了九年級,隨後自主申請到了新加坡UWC,在那裡度過了完整的高中時光,現就讀於美國電影排名TOP10的大學。

#01 在新加坡讀書,有點快樂

作為一個接受過美國教育,也接受過坡國教育的學生,Lucy由衷地告訴我,她覺得在新加坡UWC讀書的那幾年,是她迄今為止最快樂的時光。

這樣的經歷倒是和傳統意義上大家對新加坡教育的看法大相逕庭。

根據新加坡教育局發布的報告(紫線是小學總人數,藍線是初中人數),小學升初中的時候已經篩掉約10萬名學生,到了高中人數直接暴跌4倍。

可以說,國內的孩子在高考才能體會到的「高強度篩選」到了新加坡,初中就能體會到。

正是因為這種已經稱得上「嚴苛」的升學分流制度,新加坡家長打小就開始雞娃也就不難被理解了。

本地教育系統升學示意圖 / 圖源:MOE官網

但對Lucy來說,新加坡的教育跟她在國內接受過的教育一樣又不一樣,它們同樣「分控」,Lucy時不時會感受到學習鴨梨山大。

不過學校從不將分數掛在明面上,「我們沒有什麼比較,沒有考試排名。」這就避免了與同齡人之間的「較量感」。

另外,也接受過美國教育的Lucy認為,與相較於美國的「放養政策」,自嘲自律性交較差的她更喜歡新加坡既嚴肅又寬鬆的氛圍,老師與學生間的凝聚力非常強,完全就是朋友般相處的狀態。

圖片來自Lucy

對此,Lucy還跟我分享了她與老師間的兩則小故事(為方便表述,以第一人稱敘述)。

故事一

我本身非常熱愛戲劇表演。無論在國內還是在美國,都拿過學校里的最傑出戲劇獎。

然而當我剛進入新加坡UWC讀書的時候,可能是因為身邊優秀的同學太多,我總會覺得自己比不上他們從而變得不太自信。

有位戲劇老師看出了我的窘迫不安,總是有意無意間跟我聊一些有趣的事情放鬆我的心情,並且不斷鼓勵我積極參與到戲劇活動中。

漸漸地,我能夠放開自己,像以前一樣全身心地投入到戲劇表演中,也收穫到了非常多的鮮花和掌聲。

直到現在,那位戲劇老師還是我的好朋友,我們經常會通過郵件互相交流。

圖片來自Lucy

故事二

在學習IB課程的第二年,我做了一件比較大膽的事情,選擇了我並不擅長的科目-化學。我本以為自己可以翻越這個挑戰,可惜隨著課業難度的加大,我越學越糟糕。

當時負責化學實驗課的老師意識到我有點想「自暴自棄」,於是他不斷變換著方式教我做化學實驗,在每一個我進步的節點都及時引導著我更進一步。

終於,我從中get到了學習化學的樂趣,最後也拿到了不錯的成績。

除此以外,新加坡教育讓Lucy感到快樂且舒心,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原因是學校里雖然不乏「王公貴族子弟」,卻也有貧民窟出身的孩子,但老師們全部一視同仁。

學校會充分給到每個學生髮揮特長和嘗試新事物的機會,把那些平日裡埋頭苦讀的學生們推出教室,去感受生活。在資源如此富足的學校里,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要報名並且競選,就有可能達成目標。

#02 既不想中文退化,又想留學 新加坡是不二選擇

可能是因為打小就在國際學校的緣故,Lucy表示自己的英文邏輯思維一直比中文好一些;後又因為在美國接受了一年的全英文教育,導致她有時候用中文表達想法時有些吃力。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但到了新加坡之後,Lucy明顯感覺自己的中文不降反升,因為坡國的中文教育抓得真心緊。

作為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國家(華人占全部人口的75%左右),為了保存「中華文化的價值觀」,新加坡政府曾公開表示希望通過華文教育將華人優秀的傳統文化介紹給華人子弟。

新加坡李顯龍總理在曾在公開演講中說到:

「 在全球掀起「漢語熱」的背景下,新加坡也不能失去自己的雙語優勢,為了抓住中國發展帶來的機會,就必須掌握這種語言。」

因此,從2018年起,新加坡教育部就已開始在全國24所小學內試行「母語輔助計劃」,旨在更有針對性地幫助母語弱的學生提升語文能力。

2019年關於「母語輔助計劃」的新聞

2021年,「母語輔助計劃」已經覆蓋了新加坡所有小學的三年級學生,2022年會覆蓋小學四年級學生。

根據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

學生參與輔助計劃後,在華文課上的參與感變得更強,持續的口語對答比一般學生多了14%,書寫內容也多了3%。

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對學華文更有信心和興趣了。

在新加坡UWC,中文課程被分為了不同難度,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跟Lucy同屆的很多外國同學在選擇第二語言時都選了中文。

並且新加坡UWC招聘了大量來自中國的中文老師來加強其學生的中文學習。

在IGCSE階段就完全跟隨國內IGCSE的教材,學得非常深。Lucy清晰地記得當時還學了文言文,這是她無論在國內的國際學校還是美國的學校都沒體驗過的。

到了IB中文學習期間,老師們依舊不斷在中文口試上磨練大家,最後同學們都在這門科目上取得了相當優秀的成績。

所以,總結一句話,如果想出國留學又不想中文水平退化,甚至能更進一步的話,新加坡絕對是不二之選。

圖片來自Lucy

#03

多國升本優勢顯著更是「牛劍搖籃」

不得不說,在後疫情時代,「留學安全「更加成為了許多中國家長在考慮留學目的地時的重要因素,於是很多人將留學目光轉向了亞洲。

在最新的2022「爸爸真棒」國際教育家庭調研中,34.52%的家庭選擇了新加坡作為想要的留學目的地,熱度僅次於美國和英國。

問題:如果仍然想讓孩子留學的話會考慮的目的地有哪些地區?

特別是很多想要低齡留學的家庭,多少都會考慮下貼心地提供了特殊「陪讀政策」的新加坡。家長們都想著陪尚在低齡階段的孩子在新加坡過度,打好語言基礎,熟悉西方教育模式,等到孩子能夠獨立自主應付學習和生活時,再送去歐美大國深造。

既然想走這個路徑,那麼勢必要了解新加坡的升學優勢。

英國方向

2019-2021年,牛津錄取人數最多的TOP3地區就有新加坡,錄取成功率高達11.9%(同期中國大陸是7.8%),僅次於英國本土19.4%;

劍橋大學公布的2022年錄取結果中,新加坡的錄取率直接達到了17.8%,是名副其實的「牛劍搖籃」。

美國方向

美國方向亦是如此,近三年來,從新加坡高中去往美國頂尖大學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

據不完全統計,新加坡UWC有耶魯,新加坡華中有哥大、芝大、西北等,均為中國籍的學生。

Lucy提到,跟她同期的很多同學都是英美雙申,最終不僅有牛劍的錄取,美國的Top30也是每個學校都有同學拿到offer。

圖片來自Lucy

這些亮眼的升學成績背後是亮眼的學術成績。

2022年IB大考放榜後,新加坡國際學校平均成績為37.49分,遠超全球平均的31.98分。

就算「不出走」歐美,依舊在新加坡念大學,本地高校資源也毫不遜色。在2023年QS亞洲大學排名榜中,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分別拿走了第一和第四名,其中新加坡國立更是多次蟬聯亞洲第一。

總結來說,新加坡的升本路徑呈現多元化趨勢,英、美、新各大名校都有新加坡留學生的身影。

Lucy目前所在的洛約拉瑪麗蒙特大學(LMU),位於加州洛杉磯,是一座頂尖私立大學。她選擇這所學校的主要原因就是它非常注重社會服務和國際生的權益,在某種程度上和新加坡UWC很像。

Lucy說:

「 在新加坡UWC的上學經歷帶給我最大的影響是,我可以接受我和別人的不同,接受自己的普通,也接受了我很多時候的不完美。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享受每一個參與的過程。」

圖片來自Lucy

「 以前的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如果知道一件事情的結果不那麼完美,我往往就會選擇放棄。去到新加坡UWC之後,我發現最重要的是邁出去嘗試的那一步,一個漂亮的結果並沒有那麼舉足輕重。當我的思想發生改變後,我開始願意去參與很多事情,不為了任何結果,只為了體驗的感受。」

現在在LMU上學的Lucy參與了各種亞洲學生社團,Chinese, Japanese, Philipino和Korea。這些社團每周都會有例會來做一整周的活動安排,也會時不時組織義賣。

這些社團並不需要是某個國籍或人種才能參加,大家都是一起玩的,恰巧和新加坡UWC「一視同仁」的理念十分相似。

Lucy還是整個學校最年輕的新生TA。她在剛入校的時候就參與了一個叫做Matteo Ricci Scholars的項目,主要是通過申請和面試去獲得學校里的工作機會,面試老師會將學生匹配到十個工作崗位中最適合的那個。

Lucy最終被分到了modern language部門,給學校里的一位中文教授當助理。

Lucy由衷感嘆道--

「 在新加坡讀書的那幾年,真的讓我得到了相信自己的力量,讓我去push自己做以前沒做過的事情。這些經歷都是很寶貴的財富,我相信從中得到的經驗總有一天會用得上。」

「 寫在後面的話 」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在跟Lucy的交談中,我能夠深深地體會到這個姑娘從骨子裡散發出的自信和光芒。或許真的像她所說,在新加坡的那幾年讓她成長和收穫了太多,也讓她一點都不再畏懼未知的迷茫。

相信Lucy的未來一定會越走越敞亮,越走越開闊!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中考失利不要慌!其實在新加坡上完初中可以直接讀本科
  • 留學道路選擇|2025年新加坡留學準備與方案規劃
  • 新加坡國立大學宿舍申請時間匯總!含本科及研究生宿舍!
  • 速看!26fall注意,新加坡院校的提前批申請通道即將開啟
  • 新加坡留學通關全攻略!2025最新入境指南,輕鬆搞定初到難題
  • 別花冤枉錢!2025新加坡國際學校入學攻略,低成本高回報留學就這麼辦
  •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申請條件:學歷與學術,申請材料,特殊專業
  • 宣布!南洋理工大學成立新學院
  • 新加坡低齡留學熱背後:「OWP倡議」打破家校邊界,家庭參與藏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