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戏剧老师看出了我的窘迫不安,总是有意无意间跟我聊一些有趣的事情放松我的心情,并且不断鼓励我积极参与到戏剧活动中。
渐渐地,我能够放开自己,像以前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戏剧表演中,也收获到了非常多的鲜花和掌声。
直到现在,那位戏剧老师还是我的好朋友,我们经常会通过邮件互相交流。
图片来自Lucy
故事二
在学习IB课程的第二年,我做了一件比较大胆的事情,选择了我并不擅长的科目-化学。我本以为自己可以翻越这个挑战,可惜随着课业难度的加大,我越学越糟糕。
当时负责化学实验课的老师意识到我有点想“自暴自弃”,于是他不断变换著方式教我做化学实验,在每一个我进步的节点都及时引导着我更进一步。
终于,我从中get到了学习化学的乐趣,最后也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除此以外,新加坡教育让Lucy感到快乐且舒心,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里虽然不乏“王公贵族子弟”,却也有贫民窟出身的孩子,但老师们全部一视同仁。
学校会充分给到每个学生发挥特长和尝试新事物的机会,把那些平日里埋头苦读的学生们推出教室,去感受生活。在资源如此富足的学校里,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报名并且竞选,就有可能达成目标。
#02 既不想中文退化,又想留学 新加坡是不二选择
可能是因为打小就在国际学校的缘故,Lucy表示自己的英文逻辑思维一直比中文好一些;后又因为在美国接受了一年的全英文教育,导致她有时候用中文表达想法时有些吃力。
但到了新加坡之后,Lucy明显感觉自己的中文不降反升,因为坡国的中文教育抓得真心紧。
作为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华人占全部人口的75%左右),为了保存“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新加坡政府曾公开表示希望通过华文教育将华人优秀的传统文化介绍给华人子弟。
新加坡李显龙总理在曾在公开演讲中说到:
“ 在全球掀起“汉语热”的背景下,新加坡也不能失去自己的双语优势,为了抓住中国发展带来的机会,就必须掌握这种语言。”
因此,从2018年起,新加坡教育部就已开始在全国24所小学内试行“母语辅助计划”,旨在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母语弱的学生提升语文能力。
2019年关于“母语辅助计划”的新闻
2021年,“母语辅助计划”已经覆蓋了新加坡所有小学的三年级学生,2022年会覆蓋小学四年级学生。
根据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参与辅助计划后,在华文课上的参与感变得更强,持续的口语对答比一般学生多了14%,书写内容也多了3%。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学华文更有信心和兴趣了。
在新加坡UWC,中文课程被分为了不同难度,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跟Lucy同届的很多外国同学在选择第二语言时都选了中文。
并且新加坡UWC招聘了大量来自中国的中文老师来加强其学生的中文学习。
在IGCSE阶段就完全跟随国内IGCSE的教材,学得非常深。Lucy清晰地记得当时还学了文言文,这是她无论在国内的国际学校还是美国的学校都没体验过的。
到了IB中文学习期间,老师们依旧不断在中文口试上磨练大家,最后同学们都在这门科目上取得了相当优秀的成绩。
所以,总结一句话,如果想出国留学又不想中文水平退化,甚至能更进一步的话,新加坡绝对是不二之选。
图片来自Lucy
#03
多国升本优势显著更是“牛剑摇篮”
不得不说,在后疫情时代,“留学安全“更加成为了许多中国家长在考虑留学目的地时的重要因素,于是很多人将留学目光转向了亚洲。
在最新的2022“爸爸真棒”国际教育家庭调研中,34.52%的家庭选择了新加坡作为想要的留学目的地,热度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问题:如果仍然想让孩子留学的话会考虑的目的地有哪些地区?
特别是很多想要低龄留学的家庭,多少都会考虑下贴心地提供了特殊“陪读政策”的新加坡。家长们都想着陪尚在低龄阶段的孩子在新加坡过度,打好语言基础,熟悉西方教育模式,等到孩子能够独立自主应付学习和生活时,再送去欧美大国深造。
既然想走这个路径,那么势必要了解新加坡的升学优势。
英国方向
2019-2021年,牛津录取人数最多的TOP3地区就有新加坡,录取成功率高达11.9%(同期中国大陆是7.8%),仅次于英国本土19.4%;
剑桥大学公布的2022年录取结果中,新加坡的录取率直接达到了17.8%,是名副其实的“牛剑摇篮”。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