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Wise銀行開戶攻略:您必須知道的一切

2022-11-05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新加坡後,在新加坡開設帳戶就成了一項必要的環節。但針對銀行開戶,現在面臨著新加坡本地銀行企業帳戶開戶周期長的情況,所以我們提供替代選擇——Wise。Wise在全球持牌經營,並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許可 。

現在Wise除了跨境匯款外,為個人以及企業提供全球多幣種本地銀行帳戶和跨境消費等功能,其定位也逐漸從跨境匯款平台向數字銀行轉變。

Wise官方網站:https://wise.com/sg/

什麼是WISE

Wise原名TransferWise,是一家總部位於英國的金融科技公司,最初專注於在線轉帳服務,但近期業務已拓展至消費者和企業帳戶服務領域。

WISE帳戶的優勢

關於海外銀行開戶,我們一般都是選擇最基本的日常帳戶,通常只適合在當地使用。

如果您身處海外,使用同一張銀行卡就可能會被銀行收取多項手續費。如果您想同時持有更多貨幣,節省外幣交易的費用,並不想支付帳戶月費/維護費,那麼Wise的綜合貨幣帳戶就最適合你了。

您可以在Wise帳戶內管理53種貨幣,其中更有多達10種是配有個人名下的銀行詳細信息。您可以用當地銀行帳號作收款,這樣付款給您的人就能節省不少匯款費用。Wise帳戶不設月費、不設最低存款要求,免費開戶。

Wise提供9種虛擬銀行實現當地貨幣收款服務

Wise客戶可持有和兌換的貨幣種類

Q&A

Q1 綜合貨幣卡是什麼?

Wise綜合帳戶卡讓客戶可以在世界各地以低廉的兌換費和零交易費進行消費。目前,英國、美國、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瑞士和歐洲經濟區的綜合貨幣帳戶持有人都可以申請。

Q2 Wise帳戶與銀行帳戶有何不同?

Wise帳戶是電子貨幣帳戶,與銀行帳戶不同,原因如下:

客戶的錢直接受到資金保障,而不受金融服務補償計劃(FSCS)或其他傳統銀行使用的保護計劃保障;

不能透支或貸款;

不會賺取利息。

使用傳統銀行的帳戶,往往要額外注意一些隱藏費用,例如ATM使用費、海外提款費、匯款手續費等。使用Wise,您可以不用擔心隱藏費用,所有費用都清楚列明,您會在確認交易前清楚看到。

以匯款為例,一般銀行的匯率通常含有加價,而Wise用的是市場中間匯率,跟您在網上搜尋的實時匯率一樣。

至於手續費,銀行可能會有中間銀行費用、線路費等多項雜費,但Wise則只有一筆過的費用,按比例計算。

只要在網站上的計算機輸入匯款金額,就能自動計算所需的手續費、匯率及預計到帳時間。

如果您要匯款回國內,Wise需要的資料比銀行需要的簡單得多:收款人的支付寶ID、微信ID或銀聯卡號碼。

Q3 使用Wise時,資金安全嗎?

Wise在全球持牌經營,受到當地金融機構監管,因此您的匯款金額與公司經營銀行帳戶隔離,無系統性風險;

登陸Wise帳戶操作時需要密碼與驗證碼雙重認證,降低帳號被盜用的風險;

在聯網交換時數據使用HTTPS加密,避免信息泄漏,因此在使用Wise時,您的匯款資金是安全有保障的。

Q4 什麼類型的用戶適合用Wise?

海外有工作收入需要往中國匯款

需要海外本地帳戶進行收款

在海外進行證券交易

與海外朋友或業務有頻繁資金往來

在海外網購消費或旅遊提現時希望避免貨幣轉換費

Q5 使用Wise時,轉帳怎麼用?

Wise轉帳匯款流程簡單好用,無論是通過APP還是直接登陸使用網頁版均擁有不錯的使用體驗,且支持中文。

請查看上圖教程(圖為滾動播放)

海外銀行開戶條件

一般來說,要申請海外銀行的戶口都要符合以下的條件:

居留身份:如果是申請最基本的日常帳戶,通常不需要是永久居民,但要提供有效的居留證/簽證。

年齡限制:有些銀行的要求低至14歲,但大部分帳戶(特別是支票帳戶)一般都要求18歲。

初始存款和最低帳戶結餘:部分銀行要求客戶在開戶時存入一定金額,並在每月維持一定的帳戶結餘,否則會收取帳戶月費或低結餘服務費。

海外銀行帳戶開戶文件

作為外國人,在海外銀行開戶一般需要出示以下文件:

有效護照

有效簽證

三個月內的住址證明(例如電話費帳單、銀行月結單、政府信件)

在校證明或工作證明(例如取錄信、學生證、工作合約)

開戶時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聯繫郵箱,用於帳號註冊;

匯款人姓名和出生日期,用於KYC(Know Your Customer - 客戶身份盡職調查);

匯款人聯繫手機號,用於KYC;

匯款人住址,用於KYC;

匯款人居住國家當地的身份證件(護照或駕照等ID),用於KYC;

匯款人的住址證明或Bank Statement(視當地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而異),用於KYC;

*如開戶用於企業收付款,需額外提供公司介紹、公司執照、網站信息等額外資料。

Wise與新加坡合作銀行: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再見新加坡!住了10年後,我決定回國了
  • 新加坡咖啡店點餐指南:從「Kopi O Kosong」看華族飲食文化
  • 新加坡有全球最強護照!但是入境這些國家仍需要申請入境文件
  • 新加坡EP最新獲批!常見問題Q&A
  • 從新內閣看新加坡未來!黃循財 "多元精銳戰隊" 登場,透露這些關鍵布局
  • 她們的汗水,撐起了新加坡城市化的地基
  • 變了!新加坡所有公民都受影響!CPF有9樣重要改變!
  • 在新加坡生活太貴太累?其實你只是沒用對這10個生活細節(收藏級清單)
  • 甜咸黨停戰!新加坡粽子暗藏「籍貫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