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盟八打靈再也國席候選人李健聰第一次角逐國會議席,區內有四成選民都是40歲以下首投族。為吸引年輕人,他的競選策略也進行調整,除了每天平均八則社交媒體貼文,他也融入戶外活動、運動、爬山等,以不同方式貼近年輕選民。
「說他們的語言要幫他們講話,他們面對生活的壓力,他們的薪,他們的成本,他們買房子越來越貴。年輕人尤其是在晚上,他們不希望太過壓力的東西,希望多一點視頻的內容少一點文字,希望比較輕鬆。大家可以通過影音就能夠看得到我們的訊息。」
國陣雪蘭莪最年輕候選人劉薏雯今年29歲,面對九角混戰,她認為自己與年輕選民有共鳴,甚至在競選宣言融入電子競技元素。
「我29歲我也是會玩遊戲,我也是會玩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和現在年輕人比較貼切我們作為年輕的候選人,我們有的是元氣,我們有的是衝勁,我們有的是理想。而且,我們心裡確實就是很乾凈,很單純,很純粹。我們真的就只是想要把工作做好,我們跟他們是有共鳴的。」
這一次的選舉也是馬來西亞在降低投票年齡到18歲後的第一場全國大選,這也意味著各政黨和各陣營面對的選民更多也更年輕了。年輕選民的動向難以預測,這是否意味著派出較年輕候選人就能夠更貼近年輕選民也更占優勢呢,或許答案就會體現在選票上。
更多馬來西亞大選追蹤報道,請點擊《8視界新聞網》馬國大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