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隔離、給孩子請假、搶連花清瘟!別再調侃石家莊了,這些事情都曾在新加坡發生過!

2022-11-15

萬事通說

石家莊,敢為天下先!

誰也沒想到,石家莊會以這樣的方式登上熱搜第一,受到全網熱議!

在中國發布優化疫情防控二十條後,不是海外發達城市,也不是港澳台地區,而是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率先響應,並實行新政:取消全員核酸檢測、去商場等地區只掃場所碼……

這給了我們天大的驚喜!不愧是國際莊!

一夜之間,石家莊就此大變樣,關於石家莊疫情防控舉措也被全國人民吵上了熱搜!

昨天(11月14日),「石家莊疫情防控」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首。

截至14日晚,相關話題有超過20億次閱讀。

石家莊「放開」後,

街上人少、人們「自封」、搶購藥物

11月11日,中國衛健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優化疫情20條措施!

緊跟著,石家莊就開始落實這些政策,並在媒體上發布了《致全體市民的一封信》,明確提出「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這一觀點,希望在做好防疫的同時,讓歡聲笑語早日回到我們的身邊。

上下滑動查看《致全體市民的一封信》

新政策的實行,本是個好消息,但石家莊這兩天卻有些怪:該放鬆了,卻沒人放鬆!

小區十分安靜,人們紛紛「自封」少外出,樓下幾乎看不到人;

街道上的人也很少,大多戴著口罩步履匆匆;

石家莊街頭

進入商場習慣性出示核酸檢測結果;

連花清瘟膠囊搶購一空,賣斷貨;

很多家長給自家孩子請假,不去上學;

全網熱議石家莊現狀,

人們擔憂的情況新加坡早已經歷

正因如此,全網都在熱議石家莊的這一新政,眾人意見不一……

也有網友說:這座75年前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再一次率先「解放」,進入精準防疫新時代!

但無法避免的是人們的擔憂……

圖源:微博

其實大家不用這麼擔心,像自我封閉、少出門、連花清瘟搶斷貨、給孩子請假不上學等等情況,新加坡都曾經歷過,而且比這更嚴重的情況,新加坡也都過來了。

而今,新加坡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生活,過去的任何困擾都沒能阻擋疫情勝利的腳步,新加坡是如此,石家莊也是如此!

新加坡解除封鎖後

人們仍舊少出門、少堂食……

2020年5月份,新加坡放寬防疫措施,解除封鎖後,人們仍堅持少堂食、少出門、儘可能居家辦公!

人們紛紛表示還是封了好,應該繼續居家辦公和居家學習。

強烈建議停止堂食,外界摘口罩的場合都是高風險地區!要吃飯就帶回家吃。大家也都紛紛自動減少堂食,儘可能打包回家,減少患病的可能。

還為此減少了出門次數,周末想浪也只是約兩三好友來家裡聊天打遊戲。

當然,最後人們還是在新加坡實行的防疫措施下,順利度過了這輪疫情。

新加坡取消合理追蹤,

人們到商場門前找碼找了半天

今年4月份,新加坡宣布取消大部分防疫措施,尤其是取消合理追蹤應用。

大部分人進入商場等地區時,無需再使用合力追蹤應用程式及便攜器進行SafeEntry登記。人們終於可以自由出入各大場所。

但很長一段時間,人們依舊保持著掃碼的習慣,很多人走到商場入口都自覺拿出了手機或者合力追蹤器,政策雖然放寬了,但人們的習慣依舊保持著!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最終還是重回了疫情前生活,自由自在逛商場,牛車水也漸漸恢復了往日的喧鬧~

新加坡疫情再起,

連花清瘟膠囊被搶斷貨

今年3月份,隨著新加坡確診人數的增多,連花清瘟膠囊一度被搶斷貨。

有的藥店甚至剛到半天就被搶完了,每天近2萬盒連花清瘟入境新加坡,連水花都沒冒出來就被搶完了。

畢竟,這可是中國認可的,感染新冠後可以服用的藥物。還有各種其他的退燒藥、感冒藥也被大家爭搶。

但最後新加坡的各大藥店依舊堅持了下來,從一開始的半天搶完,到後來的隨時買隨時賣,保障了藥物的供應。

新加坡疫情高峰學校開學

家長給李顯龍總理髮電郵希望停課

還有家長直接給孩子退學

那是在疫情之初,2020年3月,新加坡依舊照常開學。消息傳出後,新加坡的各個家長心急如焚,疫情這麼嚴重,怎麼還照常開學。

為此,很多家長呼籲暫停開學,甚至有一位家長直接給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了電郵,希望能暫時停課,直到疫情好轉為止。

還有的家長直接給孩子辦了退學,但最後還是去上學了。

電郵原文

新加坡教育部斟酌之後,還是開學上課,讓40萬中小學生返校,僅有出國史的學生實行14天居家學習。

對此,教育部長王乙康表示,新冠病毒對孩童影響小、學校比外界環境更安全、孩子不上課影響父母上班打亂生活步調、學校還做好了防疫準備……

在做好充分的準備後,新加坡還是在疫情高峰開學了,孩子們也都去上課了。當時的新加坡,也並未出現兒童大規模感染事件。

比以上情況更嚴重的事情,新加坡也不是沒有經歷過!

新加坡部長曾言全民感染,

大半個新加坡現在已經感染了

新加坡曾發生的最讓人震驚的就是,新加坡下任總理黃循財曾說:「大家不需要因為感染冠病而害羞,也沒有什麼值得好怕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遲早都會感染」。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此話一出,輿論譁然。當時的人們無法接受新加坡的部長能說出這樣的話來,每個人都要感染,這是要讓新加坡淪陷在新冠病毒下嗎?

但隨著新加坡逐漸走向開放,奧密克戎病毒的出現讓更多人感染後輕微症狀,特別是隨著新加坡放寬防疫,讓越來越多的人感染新冠。

現在坡島居民都流傳著一句話:「 能被感染的,基本都已經感染了,即便沒感染,也可能是無症狀感染者 」。

新加坡用ART取代核酸檢測,

人們紛紛質疑不相信自檢結果

去年7月份開始,新加坡開始逐漸普及ART檢測,取代核酸檢測,成為檢測是否感染的新方式。

一開始,人們也是對ART充滿著不信任,認為沒有核酸檢測精確。出現感冒、咳嗽等症狀後,依舊去核酸檢測機構進行PCR檢測,以確定自己是否感染病毒。

哪怕ART抗原自測儀上顯示陰性/陽性,還是不信。公司請病假也更傾向於看PCR檢測結果。

但隨著新加坡的大力推進,不斷給人們派發免費的ART自測儀,人們也逐漸養成習慣,憑ART自測判斷自己是否感染。各大企業也逐漸認可ART陽性即確診冠病!

但不得不說,這一做法讓新加坡民眾更適應病毒的存在,更快地走向與冠病共存。

新加坡實行居家康復計劃

人們紛紛吐槽不靠譜,

新加坡卻因此將冠病死亡率壓到0.1%

去年9月份, 新加坡開始試行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居家隔離計劃,並為他們提供遠程醫療保護。

此計劃一出,讓整個新加坡為之譁然!不去醫院治療、居家隔離,這不是讓自己一家人都感染新冠病毒嗎?還不給治療了!

這樣就形成了新加坡的分級治療模式:輕症居家隔離、中症去診所看醫生、重症去醫院治療、緊急情況送急診室!

這一番操作下來,將有限的醫療資源集中供給了重症患者,將新加坡的冠病死亡率壓在了0.1%。

人們後來也都習慣了居家康復:得了冠病不可怕,在家休息幾天就好了。現在人們哪怕是2次、3次感染,也都很自覺居家康復,度過這輪疫情。

新加坡放棄追蹤無關聯病例,

新增病例並未大幅增加

去年9月,新加坡59個感染群大爆發,從KTV感染群、到裕廊漁港感染群、再到學校感染群、客工宿舍感染群,直至層出不窮的巴士轉換站感染群。但新加坡卻出乎意料的選擇放棄追蹤無關聯病例。

當時的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新加坡應對疫情的策略已改變,抗疫的步伐也已邁向前,控制疫情的專注點隨之改變。重點應該放在監督公共醫療的負荷能力,而非追蹤關聯病例。

消息一出,網友們不淡定了!疫情這麼嚴重,不去追蹤關聯病例,這誰知道出門遇到的人是不是病毒攜帶者啊!

但隨著該政策的持續,並沒有給大家帶來很多困擾,新加坡的日增病例雖有提高,但沒有出現大規模增加的變化。

這讓很多網友白白擔心一場。如果新加坡一直追查無關聯病例的話,豈不是整個新加坡都得居家隔離了,這豈不是另類的「封城」!

室內外均可不戴口罩,

直到現在很多人也不摘

今年8月份,新加坡宣布放寬防疫措施,室外室內均可不戴口罩,生活基本恢復到疫情前。

話雖這麼說,但人們可不聽他的。你放鬆你的,我戴我的口罩,我自行我的防疫~

可以看到那時的新加坡的大小商場,仍然滿是戴著口罩的人群。

學校里,孩子們天真的臉上大多還戴著五顏六色的絢麗口罩,就算沒有戴著,隨身也都備著一個口罩,隨時佩戴。

即使到現在,新加坡的室外還有很多人毫不懈怠,罩不離口!

一時半會兒,我們很難把口罩摘下來了。這畢竟是心理和身體上的最後一道防護了。

新加坡基本恢復疫情前生活,

這4點做法可借鑑

看到新加坡現在恢復疫情前生活,說不羨慕那是不可能的,但中國和新加坡的國情不同,實際情況也有很大差距,並不能一概而論。

即便如此,新加坡的防疫措施也有值得我們借鑑的經驗:

1. 全民接種疫苗,打追加劑!

2. 提前做好防疫準備,比如引進新冠口服藥、擴大床位集中醫療資源治療新冠患者……

3. 向民眾提供透明的數據和信息,加強與人們的溝通和互信。

4. 對症下藥,將感染者與非感染者、高危人群區別對待,採用不同的防疫方式。

總結

石家莊敢為天下先!在一些海外遊子看來,這是中國防疫勝利的曙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各大城市會逐漸恢復煙火氣,每一個社區,每一條街道,都再次充滿著歡聲笑語!

就像石家莊《致全體市民的一封信》中說的那樣:

「期待疫情過後,我們在激情澎湃的球場相約,在色彩斑斕的公園邂逅,在霓虹閃爍的商街歡聚,互致問候,盡展笑顏。為百折不撓的我們、為砥礪奮進的石家莊、為更加美好的明天,擊掌加油!」

中國,加油!

- The End -

#今日匯率

1 新元 = 5.1434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1944 新幣

(*截稿前更新)


相关文章

  • 新加坡38歲女司機釀奪命車禍,竟因為痛經?!
  • 新加坡組屋電梯淪陷,居民每天上演「尿味生存戰」
  • 20歲青年組屋喂貓 對貓做猥褻舉動被控
  • 獅城卸任部長接連發文 告別公職生涯 ​
  • 衛生科學局批准兩款藥物 可助減緩輕度失智症和阿爾茲海默症惡化
  • 車業公會下月重新選舉 梁添丁:特別會員大會無效
  • 新元又漲?!美元兌新元跌到1.2848!
  • 新加坡今年至今出現近2000起骨痛熱症病例, 已致兩人死亡
  • 武吉巴督深夜小酒館?居民崩潰:不是酒鬼,是噪音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