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暴雨中,手機收到8條洪水預警,新加坡真的要被淹沒了嗎?」

2022-11-16

前幾天傍晚下班的時候

突然電閃雷鳴、天降暴雨

奶蓋被困在辦公樓下面進退不得

只看到遠處道道閃電不斷劈下

只能默默想想

「最近應該沒做啥壞事吧......」

網絡示意圖

拿出手機刷了下

發現國家水務局PUB

竟然在社交媒體上連發8條

提醒新加坡民眾注意「洪水風險」

天呢好嚇人

新加坡竟然也會發洪水嗎?

當然啦,現在哪個大城市不能看海

新加坡哪能例外呢.....

「大暴雨中,手機收到8條洪水預警,新加坡真的要被淹沒了嗎?」

論看海,那新加坡也是第一名不輸的!

不過說真心話

奶蓋來了新加坡這麼多年

雖然雨季時的狂風暴雨

閃電和滾滾雷聲

感覺要把天空都撕開口子

但還是挺少看到洪水和內澇的新聞

雨下得再大、只要一停止

積水幾十分鐘之內就會被排走

太陽一出

又是陽光燦爛的天氣~

所以是因為靠海的原因嗎?

當然不是啦!

「大暴雨中,手機收到8條洪水預警,新加坡真的要被淹沒了嗎?」

早年的新加坡也是個內澇頻發的小島

能成為現在這樣

城市排水系統的「模範生」

全都得益於精密的規劃和嚴格的管理~

新加坡為什麼很少發洪水?

排水渠像馬路一樣寬

剛來新加坡的時候

估計大家都被路邊的排水渠震驚過

「這是什麼鬼?和馬路一樣寬」

某天暴雨時路過排水渠

看到這萬馬奔騰的氣勢

突然明白了新加坡的排水渠

為什麼要修的這麼寬~

除了這種特別誇張的排水渠

新加坡路邊的空地上

星羅棋布著大大小小的排水渠

形成了城市排水和蓄水的網絡

「大暴雨中,手機收到8條洪水預警,新加坡真的要被淹沒了嗎?」

這些排水渠就像是一塊巨大的海綿

每到暴雨時就能及時吸走雨水

排入新加坡的17大蓄水池

成為新加坡水資源的來源~

小小的新加坡竟然有17個蓄水池

為了能儲存下水資源

新加坡也是夠拼的~

圖源:Singapore National water agency

新加坡的蓄水池可都是遛娃寶地

平日裡這些水渠

雖然看著不是那麼高大上

但是暴雨時真的非常有用

蓄水能力超一流

而且混凝土的溝渠也可以

有效抵禦水土流失

所以大家都戲稱這些排水渠是

「混凝土運河」

好用而不一定好看

這也符合新加坡一貫的做事風格

「實用的就是最好的!」

「大暴雨中,手機收到8條洪水預警,新加坡真的要被淹沒了嗎?」

綠色循環系統遍布全島

遍布全島的17個蓄水池

只是新加坡排水蓄水系統的一部分

這些蓄水池各個風景秀麗

也是平日裡遛娃的好地方~

「大暴雨中,手機收到8條洪水預警,新加坡真的要被淹沒了嗎?」

而新加坡人一貫的風格

就是「在彈丸之地盤出花來~」

為了較少水土流失和儲蓄水源

新加坡在所有你能想像的地方

全部安排了蓄水功能!

比如,小型蓄水濕地

奶蓋最近遛彎的時候發現

PUB一直在致力於

把組屋樓下的小綠化

都改造成「蓄水濕地」

這些蓄水濕地可不是隨便種種

而需要選擇專門土壤和特殊植物

據說可以讓深入地下的水多30%

(有點厲害哈~)

「大暴雨中,手機收到8條洪水預警,新加坡真的要被淹沒了嗎?」

再比如,空中花園立體綠化

住在新加坡的朋友們都知道

這裡有多麼喜歡空中花園立體綠化

掛滿了綠色植物的建築外牆隨處可見

都說新加坡造景的兩大法寶

就是「種樹」和「燈光」......

「大暴雨中,手機收到8條洪水預警,新加坡真的要被淹沒了嗎?」

有次還看到公交車頂上都做了綠化

會不會太誇張了一點

所以這樣在車裡更涼快嗎......

(圖源:[email protected])

不過對於資源有限的新加坡來說

這種務實而勤勉的態度

不放過任何一絲一毫可以改進的地方

也正是新加坡的「立足之本」~

防洪設施也能做景點

新加坡三面環海

雖然雨水能夠快速排走

但也要面臨著海水倒灌的風險

2008年建成的濱海灣堤壩

就成了護衛新加坡「九道鐵閘」

這條堤壩的建設

讓濱海灣和加冷盆地

成為一個淡水水庫

為新加坡提供了

蓄水、防洪等多種功能

而且非常「新加坡風格」的是

這裡不僅僅是一個基礎設施工程

還可以騎車、放風箏、吹海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帶娃接受科普教育

妥妥的「遛娃寶地」~

「大暴雨中,手機收到8條洪水預警,新加坡真的要被淹沒了嗎?」

「多重功能、物盡其用」

也是非常新加坡哲學啦~

雖然新加坡一直在努力

提升城市防洪排澇的能力

不斷填海造地提高防禦實力

但是隨著極端天氣的增加

最近幾年新加坡也是頻頻出現內澇新聞

而面對海平面上升的事實

我們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

這當然存在著可能性

據科學家預測到本世紀末

全球海平面將上升1米

屆時新加坡的很多地方都有淹水的風險

雖然新加坡政府

一直在積極應對這種變化

比如規定建築物必須建在較高地基上

以應對海平面的上升

但其實對於氣候變化這類

普通人無法左右的宏觀議題

雖然我們可以

教育孩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

懂得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但是最終我們可能不得不

像新加坡政府所宣傳的

學會面對和適應

在應對未來更加劇烈的極端氣候

做到:

明白氣候變化

減輕氣候變化的影響

適應氣候變化

不過雖然面對著種種威脅

奶蓋還是覺得住在新加坡挺幸福的

因為在這裡真的很少見到自然災害

沒遇到過颱風更沒有海嘯

偶爾有一次感到地震了

嚇得趕快拿起手機

原來是鄰國印尼地震了......

「大暴雨中,手機收到8條洪水預警,新加坡真的要被淹沒了嗎?」

靠海的新加坡為什麼沒有颱風?

奶蓋來新加坡以前

總以為被太平洋和印度洋夾擊的新加坡

一定經常遭遇颱風!

結果來了之後本地朋友很肯定地說

新加坡絕對沒有颱風!

為啥?

因為新加坡實在太小了

颱風不能大顯神威都懶得過來嗎......

「大暴雨中,手機收到8條洪水預警,新加坡真的要被淹沒了嗎?」

地理大神的朋友向我發射了深深鄙視:

因為地球自轉的偏向力

是催生氣旋性渦旋——颱風

不可或缺的條件

地轉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於零

所以赤道無颱風,新加坡無颱風

額......

奶蓋承認中學地理課上都在睡覺了

頂鍋蓋逃跑了~

新加坡會地震嗎?

這一點也非常幸運

新加坡出於板塊深處

而且也不是地震頻發區

其實從地圖上看

南部的印尼還是蠻容易地震的

但是鄰近的蘇門答臘島

就像是一塊巨大的屏障

把新加坡完全保護了起來

所以雖然新加坡偶有震感

但幾乎沒有形成實質性傷害~

新加坡會遭遇海嘯嗎?

熟悉新加坡地形的朋友們都知道

新加坡被馬來西亞和印尼群島包圍著

可以說四面都有屏障

被海嘯襲擊的可能性極低

而且鄰近的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

雖然深處地震帶

但震源都在海洋深處

即使真的發生海嘯

到達新加坡的時候威力

也已經大大減小~

不過作為「未雨綢繆派」的課代表

2004年的南亞大海嘯

給新加坡帶來了深深的憂慮和思考

在那次海嘯之後

國家環境局(NEA)曾花費重金

委託NTU和NUS的專家

設計了一套海嘯模擬系統以及應急措施

並且這十數年間一直在持續更新

少有天災的新加坡

真的是一塊「風水寶地」

雖然未來可能面臨各種各樣的危險

但是幸運的是政府也都有看到

也一直在著手準備預防措施

希望我們這個美麗的小島

永遠是風雨過後得見彩虹

未來的新加坡

依然是這個幸運的新加坡~

加油啦!新加坡!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可變動資本VCC:高凈值人士財富增值與身份規劃的黃金鑰匙
  • 新山12家肉骨茶必吃榜出爐!猜猜新加坡人最愛哪一家
  • 他們在新加坡地鐵上接吻!違法了?這15 件事在新加坡一定不要做
  • 新加坡人出國旅遊人數暴增!了解6類旅遊保險以防萬一
  • 烏節路大型行李展銷會,促銷高達70%!American Tourister、Travel Time、Discovery等大牌便宜到笑~低至$99起🧳
  • 三巴旺小夥伴狂喜!新開的FairPrice Finest居然有全島首家超市火鍋,食閣➕小酒吧無縫銜接!
  • 詳細對比 拿新加坡PR的6種主流方式!
  • 一文梳理 2025新加坡自雇ep全攻略
  • 別再被完美標籤誤導!新加坡的「太精確」,其實藏著很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