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加坡旅行,一定要品嘗這三道「國菜」

2022-11-17

11月15日,文化和旅遊部發文,關於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文化和旅遊行業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最主要內容有:「跨省旅遊經營活動不再與風險區實施聯動管理」、「跨省遊客需憑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乘坐跨省交通工具」。這無疑降低了跨省旅遊的門檻。

結合「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和「對入境人員,將『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等措施」。打開國門自由行的腳步仿佛即將來臨,對國人顯然是一大喜悅。

確實如此,「宅」國內三年了,都想走出國門,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那麼,一旦開放國際旅遊,適合自由行的國家有哪些呢?「同文同種同宗」的新加坡顯然是最佳選擇。

個人自由行到新加坡幾乎沒有語言障礙,到占據全國總人口74.2%的華人地區旅遊,不但倍感親切溫馨,而且如同探親訪友。

新加坡,大多來自中國南方沿海省份的華人,在這塊蕞爾小島上創造了「華族美食文化」。

在新加坡眾多的美食中,據稱有三道佳肴被譽為「國菜」。

它們分別是:

海南雞飯

Hainanese Chicken Rice

據稱,海南雞飯的製作方法特別考究。將整隻去除內臟後雞用水煮至嫩熟,切塊,放入盤中,淋上芝麻油與醬油。米飯是用雞湯、雞油、椰汁蒸、黃姜煮的,原汁原味,煮熟後散發出一股自然的清香甜味,食後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據說,新加坡當地「食神」還曾到海南島尋找「正宗」的「海南雞飯」,結果,尋遍整個海南島,也沒有找到「正宗的海南飯」。這位「食神」回到新加坡後,向媒體表達了自己的疑惑,有位海南籍的老人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上世紀三十年代,有位名叫王義元的海南人「下南洋」來到新加坡謀生。但初來乍到,人地生疏,找不到一份工作餬口。他就在路邊擺了個小攤,賣自己做的雞飯。他賣的雞飯味道清香可口,價格便宜,分量又足,可謂「物美價廉」,食客爭先恐後買他的雞飯,生意火紅。人們只知道他來自海南,因此就叫「海南雞飯」。

去新加坡旅行,一定要品嘗這三道「國菜」

今年六月,因鄰國鄰國馬來西亞宣布禁止出口活雞,令新加坡出現「雞荒」,導致社會關注的「雞肉飯危機」。主流媒體甚至以馬來西亞禁雞令打擊新加坡「國菜」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由此可見,「海南雞飯」已成為新加坡人日常飲食生活的重要部分。

辣椒/黑椒蟹

Chilli Crab & Black Pepper Crab

辣椒或黑胡椒螃蟹就沒有故事傳說了,它是一道中西合璧的新佳肴。

最初只是螃蟹配上洋蔥、蒜頭、紅蔥、生薑、咖喱葉、辣椒等大火翻炒。後來,人們發現,再淋上東南亞食客喜歡的黑胡椒汁,螃蟹的香味更加濃郁,蟹肉嫩滑味道更加鮮美。

去新加坡旅行,一定要品嘗這三道「國菜」

肉骨茶

Bak Kut Teh

Bak Kut Teh典型的閩南話拼讀。

肉骨茶並不是用茶煮成的排骨,而是用中藥材與南洋香料熬制排骨的食物。

肉骨茶里有一股濃濃的藥材味,據說含有十多味中草藥藥材與香料熬制而成,這些閩南常見的中草藥和香料大致有:八角、甘草、肉桂、胡椒、當歸、玉竹、淮牛夕、枸杞、川芎、黨參、地黃。

肉骨茶的起源,也有小故事。據說,當年的碼頭工人,乾的都是體力活,為了長時間維持體力並適應熱帶地區的氣候炎熱而又需要進補。但是,這些碼頭工人又不捨得買昂貴的中藥食材。於是,根據民間常用的進補中草藥材加上一些香料,在早上出工前先熬制,帶到幹活的碼頭配上米飯作為午餐。那時的肉骨茶屬於干苦力活人家維持體力的「大補」食物,如今搬上的美食餐桌。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在新加坡生活太貴太累?其實你只是沒用對這10個生活細節(收藏級清單)
  • 甜咸黨停戰!新加坡粽子暗藏「籍貫密碼」
  • 別打車!新加坡這9條穿梭巴士,省錢直達景點、醫院和商場~
  • 70年風雨兼程!新加坡員工轉型之路背後的進化史
  • 為什麼新加坡能成為全球治安指數第一城市?
  • 可以攜帶寵物貓入境新加坡嗎?全解答來了
  • 探秘新加坡嬰幼兒培育體系:為何能領先半個世紀?
  • 新加坡的內閣是怎麼組成的?【新加坡百問百答96】
  • 別打車!新加坡這9條穿梭巴士,省錢直達景點、醫院和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