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新加坡外長維文:若中美兩國無法妥協,各國可……
作為當今全球的兩大強國,中美兩國既是夥伴又是對手,美國仍然還是全世界頭號經濟強國,在國際舞台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中國實現經濟騰飛,成為僅次美國的經濟強國。
但是兩國之間的博弈也從未停止……
新加坡外長維文提議:
若中美無法妥協
各國可嘗試推動「不結盟運動」
前不久,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和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聯合主辦了一場為期三天的國際會議,會議主題是為當下全球面臨的經濟困境找到對策。
新加坡外長維文受邀出席會議,並就中美關係發表了他的看法。
維文部長表示,人類社會經過數百年的共同努力,發展出了一套標準的技術體系,這大大降低了科技研發成本,一旦世界產業鏈的脫鉤成為事實,兩套不同的技術體系相互制約,那必然引發全球混亂,導致通貨膨脹愈演愈烈。
維文表示,如果中美兩國無法互相妥協,那麼其他國家可以嘗試構建一個新的多邊網絡,並推動「不結盟運動」,在這套新網絡中,參與國應承諾保持公平與開放,以創新能力和價值大小作為競爭標準,而不是選擇倒向某一陣營。
維文部長的「不結盟運動」是一個新穎又大膽的想法,他表示自己提出這項建議,是為了告訴大家,各國有權拒絕選邊站。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和美國有著密切的軍事、經濟合作,因此新加坡外長提出科技領域的「不結盟運動」就顯得十分難能可貴。
李顯龍總理:習拜會是好開始
解決問題路仍漫長
11月14日,中美兩國最高領導人在巴厘島會晤,針對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交換了看法。
對於習拜會,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認為,中美兩國領導人實現面對面會談具有積極意義,是好的開始,但解決雙方矛盾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11月16日,李顯龍總理總結訪問行程並接受媒體訪問時說,雙方在會後的對外聲明都相當積極,會談也顯示出雙方處理雙邊關係、避免衝突,同時儘量解決雙方之間問題的意願,這是好的開始。
中美在氣候變化等課題上繼續合作,也會通過高層接觸和討論做出跟進。中美兩國已經開始處理問題。不過,從釋出意願和決心,到具體處理和解決問題,李總理認為中美「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李顯龍總理希望中美兩國能沿著避免衝突的路往下走,逐漸把難題解開。他也清楚,中美之間的問題是很困難的問題,很棘手的問題。
李顯龍總理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不可能有了一次會面,問題都解決,皆大歡喜。這是不可能的。但是,會面至少讓雙邊表達他們要合作,要避免衝突的想法。」
李顯龍總理也提醒小國仍須在國際格局中保持警惕,李顯龍總理說,小國從來不可能不需要警惕。無論大國的關係如何,都要照顧自己的利益,都要能夠保護自己。所以,小國還必須謹慎地觀察局勢的演變,同時繼續保護自己的利益。
總結
通心粉們,你們怎麼看待當前中美關係下,新加坡的角色呢?戳「留言」發表您的高見吧!
- The End -
#今日匯率
1 新元 = 5.1942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1925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