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上不系安全带、乱踢椅背 小心被执法人员押下机“喝咖啡”

2022-11-18     缘分     11834

机上不系安全带、乱踢椅背 小心被执法人员押下机“喝咖啡”

机上不系安全带、乱踢椅背 小心被执法人员押下机“喝咖啡”

今年9月一名美国籍男子(左图)因谎称机上有炸弹被我国警方逮捕,周一(14日)则有乘客(右图)因拒绝系安全带导致飞机延迟降落,事后同样被当局押走。(红蚂蚁制图)

作者 李国豪

寂了两年多的国际旅游活动近几个已逐渐恢复往日荣景。正所谓树大必有枯枝(下一句蚁粉们请自己脑补或问谷歌大神),“机上奥客”的新闻也开始频频见报。

本周一(14日),一架从峇厘岛飞来我国的酷航班机因一群乘客拒绝系上安全带,导致飞机延迟降落,机长必须二度尝试,才顺利着陆。

事后,涉案乘客从机上被辅警带走,接受当局的进一步调查。

上周二(9日)则有一名白人男子在从曼谷飞抵新加坡的新航航班上行为不检,不听空服员指示回返座位,还向空服员爆粗口,甚至威胁要推倒对方,事后同样被辅警押下机。

“机上奥客”涌现,难道就无法可管吗?又有哪些行为在机上是“雷区”,分分钟可能在众目睽睽下被执法人员“迎接下机”?

机上不系安全带、乱踢椅背 小心被执法人员押下机“喝咖啡”

日前一趟从峇厘岛飞抵本地的酷航班机上乘客不配合指示系上安全带,导致飞机延迟降落,相关乘客事后被辅警押走。(互联网)

先定义何为“机上奥客”

根据联合国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定义,“不受控的乘客”(unruly passengers)、“造成破坏的乘客”(disruptive passengers)指的是那些在机上不遵守空服员指示,或不尊重机舱行为守则的乘客。

简单来说,空服员叫你别做的事,你偏要做;或空服员请你做的事,你偏不做,那你就有可能使自己成为“不受控”或“造成破坏”的乘客。

除了上述标准,还有哪些NG行为是会让人触发“地雷”的呢?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相关资料,这些NG行为基本上都可透过常识(common sense)来界定。

例如:

在言语或肢体上与其他乘客或空服员对峙;

以任何方式威胁空服员。

这类行为即使不特别说明,一般人应该也不会轻易尝试。

更别说会吓坏整机人的的“诈弹”行为,常人用常理判断,也该知道这是不可为之的举动。

除了以上这类基于常识,不管在空中或地面上,做了都会面临后果的行为,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还列举了几项以常理来说,一些人可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在机上却是大大不行的NG行为。

拒绝遵守安全指示,例如不系上安全带;

大喊大叫、脚踢或敲打椅背及小桌板等。

美国去年9月就曾有一名班机乘客在机上大呼小叫,爆出不少具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意味的字眼且屡劝不听,最终在着陆后被美国警方押走。

国际民航组织(ICAO)还特别提到,在禁烟处吸烟、破坏破坏烟雾警报区或机上其他的安全相关器材,甚至是在不对的时间点使用电子设备,也同样被列入可能构成“不受控”罪名的范畴。

当然,上述“小打小闹”演变成要被执法人员押下机的“不受控”行为前,空服员通常会先好言相劝。

同时,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也并未将所有可能导致某人被界定为“不受控乘客”的行为穷尽列出。

因此还是那句话:

空服员叫你别做,那就别做;空服员叫你做,那就照做。

如此一来,即可相安无事。

机上不系安全带、乱踢椅背 小心被执法人员押下机“喝咖啡”

不遵守空服员指示,且屡劝不听的乘客可能被视为“不受控乘客”。(新航)

如何对付这些“机上奥客”?

根据国际规范,针对“不受控乘客”的处置方式主要可分为法律制裁及航空公司采取措施这两个面向。

首先,航班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拥有相关的司法管辖权。

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相关手册中指出,针对“不受控乘客”的相关惩戒或制裁措施应交由各国当局决定,因为所谓不受控的行为,不一定在所有国家都属于犯罪行为。

以今年9月的新航“诈弹”事件为例,名为拉安迪·显德(La Andy Hien Duc, 37岁)的美国籍男子,涉嫌在旧金山国际机飞普吉岛,途中在新加坡转机新航航班上谎称有炸弹,并掌掴一名男空服员。

事件造成我国空军出动两架战斗机护航,警方在飞机降落后逮捕被告。

新加坡法庭经审讯后,最终以蓄意伤人罪将他判监4周。

机上不系安全带、乱踢椅背 小心被执法人员押下机“喝咖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