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城市徒步路線推薦,打卡網紅組屋

2022-11-18

編者按:提起徒步,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濱海灣、東海岸這些地方,但其實在新加坡還有許多隱藏的徒步好路線。網友「孫林」在《新加坡眼》APP上分享了自己徒步打卡女皇鎮組屋的經歷~

以下為網友全文:

女皇鎮杜生莊 (SkyVille@Dawson,又譯道森莊) 是47層樓的政府組屋。杜生莊與毗鄰的杜生閣都由私人建築師設計並於2015年建成,因其建築風格有別於普通組屋又背山面海,最近屢創組屋轉售價格新高。組屋對外開放,遊人可到頂樓花園俯瞰北面的東陵山丘和南面的大海。

1. 女皇鎮 (Queenstown)

星期六我們參加了由My Commmunity組織的"杜生文化遺產之旅" (My Dawson Heritage Tour) 免費導覽,一趟長達四小時的從女皇鎮到前東陵軍營的徒步行程。

早晨在女皇鎮地鐵站集合

導覽是My Commmunity的Alex(後排左一,穿黃色T恤),Rebecca(後排左二,穿紅色T恤)協助

My Commmunity是一家由本地年輕人發起已有十多年歷史及500志願者參與的公益組織 (Institution of a Public Character) ,專注本地藝術文化歷史。

女皇鎮是新加坡最早的外圍城區,始建於50年代殖民地時期,因此地名多以英國人名地名命名。鎮名"女皇"便是為紀念當時伊莉莎白二世登基而取的。

2. 史達拉摩道(Strathmore Avenue)

位於丹迪路 (Dandee Road) 的聖公會善牧堂 (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 於50年代建成。據介紹,當年因缺乏託兒服務,善牧堂開放代管孩子讓父母能放心去工作。

聖公會善牧堂

跨過史達拉摩道 (Strathmore Avenue) 就到了1956年落成的福華大樓遺址 (former Forfar House,Forfar沿用了一個蘇格蘭地名) 。原福華大樓高14層,是當時新加坡最高的政府組屋。那時會說英語的不多,老百姓之間都以14樓 (Chap Si Lau,福建話發音) 稱之。現在這裡已經重建了更高的組屋福華嶺 (Forfar Heights) 。

福華大廈遺址,由當地居民Ricky講解

福華嶺組屋

3. 亞歷山大路 (Alexandra Road)

位於聯邦道 (Commonwealth Avenue) 和亞歷山大路 (Alexander Road) 交叉口的公主大樓 (Princess House) 是殖民地時代負責政府組屋的新加坡改良信託局 (Singapore Investment Trust,建屋局前身) 辦公樓。後來建屋局和環境管理局都使用過。

公主大樓

亞歷山大路上現在車行林立,以前這裡是工業區。50年代在本地多方勢力爭取獨立的大背景下,位於此地的福利 (Hock Lee) 巴士車廠發生了持續三個月的"福利"工潮並引發了全國暴動。事件造成了4人死亡,幾十人受傷,後續更有工運分子被捕、學生被開除學籍。

車行里最顯眼的奧迪大樓

Rebecca給大家講解福利工潮

4. 杜生住宅區 (Dawson Estate)

杜生住宅區原為公主與公爵夫人住宅區 (Princess Estate & Duchess Estate) 。這裡是新加坡最早重建翻新組屋的社區,建屋局引入了私人設計公司讓組屋及周圍環境設計得更有時代感、更有藝術和生活氣息以打造高密度的宜居社區。

據報道,去年元旦前夕為看煙花與美景,大批公眾湧入杜生莊和杜生閣兩個組屋,引發居民投訴等電梯回家要花兩小時。

杜生莊正門

居民Hui Fang講解當地生活

杜生莊一樓刻畫甘榜生活的石刻浮雕

杜生莊組屋全景

從47樓花園俯瞰北面的東陵山丘

從47樓花園俯瞰南面的高樓和大海

跨過杜生路 (Dawson Road) 就到了200米長的杜生社區生態廊道 (Dawson Community Eco-corridor) 。除了樹木花草之外,這裡設置了數個以回收原木製成專為蜂群鳥類棲身的"旅館"。

杜生社區生態廊道

用回收原木製作的蜜蜂"旅館"

5. 瑪格烈通道(Margaret Drive)東段

從生態廊道繼續往東,又走在瑪格烈通道 (Margaret Drive) 上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加坡智障人士福利促進會 (Movement for the Intellectually Disabled of Singapore, 簡稱MINDS) 。MINDS歷史悠久,其發展曾得到李光前先生大力資助。

新加坡智障人士福利促進會MINDS

瑪格烈通道上學校很多。導覽給我們出示了這些學校的校徽,工藝課程的課本,更有當年風靡一時在流行歌曲排行榜上超越過披頭士的學生樂隊The Quests。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學生樂隊The Quests的唱片

位於瑪格烈通道和東陵路 (Tanglin Road) 交叉口的女皇鎮嘉美克清真寺 (Jamek Queenstown Mosque) 建於50年代,由馬來亞部長剪彩。這座清真寺採用爪哇 (Java) 式建築,看起來像普通民居,不同於很多中東式圓頂的建築風格。

瑪格烈通道和東陵路交叉路口的清真寺

6. 東陵路(Tanglin Road)

在東陵路上的神召會恩典堂 (Grace Assembly of God) 在2020年2月因其為最早發現新冠感染群而出名。

神召會恩典堂

鳳凰公園 (Phoenix Park) 在二戰後由殖民地政府仿英國軍事情報機構所建,新加坡獨立後曾長期作為內政部的辦公地點。現在鳳凰公園已經對外開放,場地租給了餐館、咖啡店、啤酒屋、教育機構等。

鳳凰公園大門

Alex講解鳳凰公園歷史和地圖

從東陵路往前東陵軍營經過里德利公園路 (Ridley Park) ,一路上都是豪宅,導覽開玩笑說是看"瘋狂亞洲富豪"的拍攝地。

里德利公園路用曾任新加坡植物園主任的英國科學家亨利•里德利 (Henry Ridley) 命名。里德利發明了連續割膠法,為橡膠產業極大地提高了效率,堪稱橡膠史的一座里程碑。

16 Ridley Park收歸國有,以後也許有機會進去參觀

7. 登布西山(Dempsey Hill)

在羅文路 (Loewen Road) ,導覽介紹了本地植物的獨特果實,然後轉入登布西山 (Dempsey Hill) ,就是前東陵軍營 (former Tanglin Barrack) 。

英國人自1860年代開始在登布西山建軍營,還有食堂、圖書館、學校、醫院、教堂等。新加坡獨立後繼續用作軍營,直到21世紀才租給私人企業,古董店、藝術精品店、健身房、工作坊、高級餐館等,形成一個新的時尚休閒場所。

英威特國際學校

72號建築內有十幾家興趣學習機構

Core Collective健身休閒中心

前身為英軍小孩的教堂學校 (Ebenezer Chapel) 的白色建築曾經改建為The White Rabbit西餐廳,名字和裝潢都取自童話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不過現在這裡只是一家普通的法國餐館了。

法國餐館

給寵物享受的Spa和旅館

8. 聖•喬治教堂(St. George's Church)

1910至1913年間用紅磚砌成的聖•喬治教堂 (St. George's Church) ,面積不大卻有非常迷人的氣派。教堂在1978年被列為歷史古蹟,也就是說,改建裝修都要保持原貌。

聖•喬治教堂正面,有窗無門

聖•喬治教堂側面

聖•喬治教堂內部

至此已走了四個多小時。當導覽問還有誰願意繼續看植物園時,我一心只想坐下來休息。急匆匆告別大家,走到鷹閣醫院午餐,為這次長途徒步畫上句點。

(圖文來自新加坡眼APP網友孫林)

如果你擁有寫作分享的熱情,也歡迎在《新加坡眼》APP「社區」一欄進行發帖投稿!我們將對精彩內容進行刊載,讓你的才華被更多人看到。

社區投稿方式如下:

1.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新加坡眼》APP。點擊首頁右下角 紅色圓圈+ 按鈕:

2.點擊「社區」按鈕,選擇合適的版塊編輯發布您的創作內容。

3. 我們鼓勵更多原創發布,優質好帖不僅可以獲得現金獎勵,還有機會被轉載至「新加坡眼」公眾號。

《新加坡眼》APP為大家提供創作平台,希望大家在這裡分享生活。

編輯:LXX


相关文章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獅城女新山受傷 求助無人理 還是新加坡最好!
  • 女傭跨5樓窗沿擦窗 僱主:我在旁看著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雅詩閣將在全球擴張業務 預計2028年之前開設逾300家新住宿房地產
  • 三名男子涉嫌參與洗錢犯罪組織 周二被控上庭
  • 本田預虧六成 日產現25年最大虧損
  • 黃永宏:我國扮演中間人角色 無法左右大國決策但可誠實反饋
  • 女神卡卡星期天開唱掀時尚熱潮 閃亮前衛服飾需求增加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