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新毒株同名能有多尷尬,俄羅斯診所把世衛組織告了

2021-12-07

世界衛生組織今年5月31日宣布使用希臘字母命名在英國、南非、巴西和印度首先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分別是「阿爾法」 (Alpha) 、「貝塔」 (Beta) 、「伽馬」 (Gamma) 、「德爾塔」 (Delta) 。

不過,世衛組織11月26日宣布把在南非新發現的變體毒株命名為「奧密克戎」 (Omicron) 。這次並沒有按照希臘字母表的順序,而是跳過了「v (Nu)」和「 ξ ( 西)」兩個字母。

世衛組織說,「v」與英文單詞「new」 (新) 諧音;「ξ」則和常見姓氏發音相像,採用的話可能會引發更多令人頭疼的政治聯想。 (「『v』 is too easily confounded with 『new』, and 『 ξ 』 was not used because it is a common last name」, 「best practices for naming disease suggest avoiding causing offence to any cultural, social, national, regional, professional or ethnic groups」.)

圖源:Pixabay/geralt

不過,給新毒株取名Omicron後,世衛組織又面臨了新的麻煩。

近期,俄羅斯的一名企業家亞歷山大 (Alexander Padar) 就因此事起訴了世界衛生組織。他的眼科診所名稱為「Omicron Network」,與新毒株同名。

他說,「我們公司的名字是一個註冊商標,主要經營醫藥和保健領域,現在因變異毒株的聯繫會損害了我們的聲譽。我們要求世界衛生組織停止在俄羅斯領土上使用『omicron』這個詞來稱呼冠狀病毒感染。我們提起訴訟,因為『omicron』是我們專門在醫療保健行業註冊的商標。」

據報道,亞歷山大曾投入巨額資金在網上推廣他的診所。只要在搜尋引擎里搜索Omicron奧密克戎,就會出現他公司的資料。但現在由於新毒株名稱,每當有人搜索他的公司時,他們只會看到奧密克戎毒株的新聞和信息。他還說,"想想看,如果有人因『奧密克戎』去世,那他的親戚或朋友就不太可能去一家與之同名的診所的 "。

亞歷山大擔心,這種變種的傳播範圍增加和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病例勢必會給他和他的公司帶來無法彌補的經濟損失。

無獨有偶,科羅娜 (Corona) 啤酒、美國達美航空公司 (Delta Air Lines) 也 因為名字和病毒類似,遭遇尷尬處境。

編輯:XHZ

— END —


相关文章

  • 新加坡EP續簽越來越難了?薪資達標仍被拒,空殼公司被查,這些坑千萬別踩
  • 新加坡又發錢啦!130萬家庭都能領
  • 小一報名時間定了!最新規則公布
  • 涉強制消費珠寶店結束營業 稱網傳貼文來自大馬同行抹黑
  • 兩次入境被盤查 內政部:印尼學者網上言論引關注
  • 身著顯眼背心 垃圾蟲被令清理小印度一帶
  • 淡濱尼與東海岸集選區 公布分區與負責議員
  • 「乾爹」怒揭新加坡藝人李凱馨母女內幕:4年不聯繫,隻字未謝,忘恩負義!
  • 新加坡明年小一新生報名,7月1日起分階段進行!這些細節家長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