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截稿较早,疫情数据今晚更新。
本期报道主要内容:
一、“没打疫苗的反而是重症最少的”
二、新加坡已有18.6万人预约完成二价疫苗
三、住院新冠病患人数持续下降,ICU床位数骤降14%
四、昨通报1起新增死亡病例,奥密克戎病死率维持在0.045%
五、普通输氧病患降至20人,普通住院病患降至169人
新加坡的冠病重症病例
未有疫苗保护的比例是0.13
有疫苗保护的却高达0.27
“新加坡眼”昨天的,有个读者留言,“没打疫苗反而是重症最少的”?
没错,确实如此。
截至11月17日的七天移动平均,在每10万人口当中,出现冠病重症的,未有疫苗基本保护的有0.13人,有疫苗基本保护的有0.27人,有疫苗最新保护的有0.24人。
一看之下,有疫苗基本保护的,重症比例竟然比无疫苗基本保护的高一倍?那还接种什么疫苗?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疫苗保护倒挂”,这个概念有点像当年所谓的“脑体倒挂”。
这种数据在新加坡已经存在一个多月了。刚开始看到这种数据时,我也很纳闷。不过,参照其他数据一看,马上一目了然。
在解释“疫苗保护倒挂”的现象之前,先说一句,在新加坡,是否接种新冠疫苗,现在完全是看自己了。
在以往,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有一些限制,包括不能堂食,不能参与500人以上的大型活动等等。
从10月10日开始,新加坡全面取消疫苗接种差异化管理,至今已进入第40天,各个场所不再检测新冠疫苗接种情况,不再扫场所码,无论你有无接种疫苗,参与各种活动皆无限制。
为何出现“疫苗保护倒挂”?
我们先考虑两种极端情况:一、全人口未接种任何疫苗,二、全人口100%接种疫苗。
如果全人口未接种任何疫苗,每一起重症病例,都是“未有疫苗保护”。换句话说,“未有疫苗保护”的,重症率为100%;而“有疫苗保护”的,重症率为0。
如果全人口100%已接种疫苗,每一起重症病例,都是“有疫苗保护”。换句话说,“有疫苗保护”的,重症率为100%;而“未有疫苗保护”的,重症率为0。
但是,真实世界不会有全民100%接种,也不会有全民0接种。因此,在考虑“疫苗是否有效”这个问题时,就必须把疫苗覆蓋率考虑进去。
新加坡疫苗覆蓋率为80%,换言之,80%人口有疫苗基本保护,20%没有。
现在我们假设两种情景:一、疫苗防重症完全无效;二、疫苗防重症完全有效。
01
情景一
“疫苗完全无效”:既然疫苗完全无效,无论有无接种疫苗都不会有差别,那么,在重症病例当中,有无接种疫苗接种比例,应该与全人口疫苗覆蓋率一致;既然人口80%已接种,在重症病患当中,已接种疫苗的比例应该是80%,未接种疫苗的比例应该是20%。
02情景二
“疫苗完全有效”:既然疫苗完全有效,那么,所有重症病例应该就是未有疫苗保护的,不会出现任何接种过疫苗的人。
当然,真实世界不会出现疫苗完全有效,或疫苗完全无效的情况。唯一例外是天花,天花牛痘疫苗完全有效(但有严重副作用),因此,天花病毒是人类社会唯一彻底消灭的恶性传染病病毒。
现在,我们来看看新加坡真实世界的新冠重症和死亡数据。所谓“真实世界”,指的是在现实疫情环境中取得的病患数据,而非实验室数据。
新加坡人口20%未有疫苗基本保护,80%有疫苗基本保护。
截至11月17日的七天移动平均,在每10万人口当中,出现冠病重症的,未有疫苗基本保护的有0.13人,有疫苗基本保护的有0.27人。换句话说,在重症病例当中,32.5%未有疫苗保护,67.5%有疫苗保护。
你也可以说,20%的“未有疫苗基本保护”的人,占了重症的32.5%,高于接种比例;80%有疫苗基本保护的,只占重症的67.5%,低于接种比例。
如果疫苗防重症无效,那么,有疫苗保护的,出现重症的比例应该是80%。不过,新加坡的比例是67.5%。两者之间的差异(12.5%),就是疫苗防重症的作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