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選民於11月19日投下手中一票之後,誰能入主國家行政中心的布城?希盟可能贏得最多議席,卻未必笑到最後,終究誰來當首相,選民只能幹瞪眼,坐等頂流政客談判博奕的結果。
三強拿到的西瓜有大有小,還要看瓜肉夠不夠甜,開出什麼條件,才能吸引東馬沙砂兩州的政黨聯盟「西瓜偎大邊」,共組聯合政府。
東馬砂拉越有31個國席,預料砂拉越政黨聯盟強勢奪下25至28席,成為「造王者」(King Maker)。
沙巴有25個國席,巫統與國盟土團黨組成的沙巴人民聯盟、希盟和沙巴民興黨,將會各有所獲。
綜合各方民調在投票前夕的最新選情,我們以整數做一個最容易理解的假設。西馬的165席由泛希盟陣營贏得90席、國陣35席及國盟40席,組成聯合政府有多個選項變化,主要是以下3個:
希盟砂盟組聯合政府?
問題是,砂盟與希盟一直以來的關係欠佳,尤其砂州行動黨是砂盟的直接競爭對手,多年來勢同水火,砂盟在選前也一再表態無意與希盟合作。
公正黨控制的Invoke智庫認為,砂火箭可能在本屆大選近乎全軍覆沒,降低了雙方的正面衝突,與砂盟交惡的行動黨前秘書長林冠英也交棒由陸兆福領導。雙方若能冰釋前嫌,合作執政的希望仍然存在。
國陣國盟或聯手沙砂政黨?
國陣與國盟合共75席,邀請沙砂兩州各政黨約50個議席,可達到越過執政門檻的125席。
但是,政黨數目太多而分薄官職資源,單是首相人選是第一大難題,況且各黨的政治立場存在巨大衝突,政權難以穩定。而這個結盟的首相人選將從原任首相依斯邁沙比里或國盟主席慕尤丁二者中誕生。
希盟與國陣化敵為友?
儘管希盟與國陣巫統在選前的對立與分歧強烈,兩者合作也會受到支持者的反對和質疑,只是希盟也已別無選擇。
由於希盟的行動黨和國盟的伊黨是不可能共事的死敵,兩個陣營的合作機率相等於零,希盟在西馬只剩國陣能談合作。今晚開票結果出爐後,大馬政局最終會否陷入懸峙狀況,抑或再次經歷上屆大選後的動盪,是全馬來西亞乃至國際關注的焦點。
今夜之後,誰主布城?天佑大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