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奧密克戎還在加速傳播,似乎應驗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話:
「邊境封鎖無法阻止奧密克戎傳播!」
不過我們看到不同的封鎖措施下,國和國之間的情況還是不同~
英國:封鎖太晚!
社區傳播或達上千例
雖然早早地禁止了南非和周邊國家旅客入境,但英國是從今天起,才全面收緊邊境措施。
(圖源:路透社)
新政策規定無論是否已接種疫苗,所有入境旅客都必須提供在飛行前48小時內進行的陰性檢測證明。
另外還增加了更多紅色名單,來自紅色名單國家的旅客抵達英國後要隔離10天。
但是專家批評這些措施實行得太晚了!英國最新彙報昨天新增86例奧密克戎,共發現246例。
(圖源:路透社)
為英國政府提供建議的科學大流行病流感建模工作組(SPI-M)成員Mark Woolhouse表示,
奧密克戎已經在社區「迅速傳播」,邊境限制得措施無法發揮實際作用。
還有專家悲觀地預測,奧密克戎變種毒株引發的新病例實際上可能已超過1000例,是目前官方確認數字的4倍!
(圖源:鳳凰網)
新冠疫情遠遠沒有結束
下一種變異病毒可能更致命
英國對於奧密克戎的大致分為兩種:
有些專家比較樂觀,認為觀察到奧密克戎毒性貌似更小,如果取代了德爾塔,可能最終會讓新冠流感化不再對生活造成影響。
而另一些人則警告不要「輕敵」,就算這次奧密克戎不致命,也不代表新冠疫情要結束了。
(圖源:BBC)
牛津大學新冠疫苗研發學者吉爾伯特(Sarah Gilbert)警告稱,
已造成500萬人死亡的新冠疫情遠沒有結束,下一種變異病毒可能會更致命,導致更多人死亡。
她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演講中說:
「這(奧密克戎)不會是病毒最後一次威脅我們的性命和經濟。事實上,下一個病毒可能更糟,它可能更具傳染性或更致命,或兩者兼有。」
為什麼這位女科學家說話的分量較重呢?
因為她的團隊,正是開發了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的團隊。
疫苗團隊最近也在為奧密克戎而煩惱,雖然新冠病毒在更新換代,但是她強調對抗冠病病毒的研究中取得的科學進步和知識絕對不能丟失。
吉爾伯特說新冠是一戰爭,需要和戰爭一樣投入資源:
「就如我們投資在武裝力量、情報和外交上,以防止戰爭一樣,我們也必須投資於人員、研究、製造能力和相關機構,以預防流行病。」
關於奧密克戎,她說已被證明傳播力較高,因此通過接種疫苗或受感染所產生的抗體,對這種毒株的有效性可能會降低。
(為什麼出現了這麼多突破性感染和二次感染)
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其他科學家一樣,吉爾伯特也說,現有的疫苗對奧秘克戎可能不太有效;但儘管感染可能變得更加普遍,這並不意味著住院和死亡人數會增加。
所以她建議是在獲得更多信息之前,應該保持謹慎。
並且她是主張儘量採取措施減緩新變種的傳播。
比爾蓋次也預言
會有下一次大流行
大家都很好奇她為什麼說下一場大流行會更加致命,演講中她沒有過多解釋,但這個觀點並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早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比爾·蓋茨在一段新春祝福視頻中就呼籲全世界應當儘早為下一場大流行病做好準備。
「我被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世界何時會恢復正常。我理解為什麼大家會問這個問題。我們都想回到新冠疫情之前的世界。
然而,有一個領域我希望我們永遠不要回到過去,那就是我們對於大流行病的輕敵自滿。」
2015年,比爾·蓋茨做了一個演講,警告人類還沒有準備好迎接下一次的大流行病。
「未來數十年里,什麼東西可能殺死1000萬人?——大流行病爆發」
但那個時候沒有太多人在意,新冠發生之後,很多人會去翻看了這段視頻,驚呼「神預言」。
連比爾蓋茨自己都說這段演講95%的觀看量都出現在新冠疫情發生後。
(圖源:YouTube)
「現實被我不幸言中。殘酷的是,新冠疫情恐怕不會是我們面臨的最後一場大流行病。
我們不知道下一次疫情何時到來,也不知道它是一種流感病毒、冠狀病毒還是其他前所未見的新病原體。為了防止去年的艱難形勢重演,我們必須像對待戰爭威脅那樣重視大流行病的防範工作。」
基於這樣的預測,比爾·蓋茨呼籲各國多一些資金投入在建立預警機制,預防下一次大流行。
他認為全球花費幾百億美元去預防大流行,最後可以節省幾十萬億美元,並避免數百萬人的死亡,是划算的「買保險」。
經過新冠大流行後,現在越來越多國家和其專家都意識到預防大流行的重要性。
(示意圖)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新發傳染病研究項目教授王林發就在一個東南亞會議上說過,
目前國際間已出現人類把新冠病毒傳給貂、貓、狗和老虎等動物的情況,
他擔心病毒傳播給動物後可能變種成新病毒,再傳回給人類。
要更好地預防這種新型流行病,各國應該加強檢測,提早通報,儘早研發疫苗和治療方法。
最近我們體會到科學家並非危言聳聽。德爾塔出現的時候,誰也沒想到還會有奧密克戎?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和病毒鬥爭真是太難了~
新加坡獅城椰子
視頻號 | 小程序 | 公眾號
關注【新加坡獅城椰子·視頻號】
帶你 了解新加坡大小新鮮事
關注【新加坡獅城椰子·小程序】
進入椰子社區
了解新加坡疫情最新消息
爆料、准證、玩樂、遛娃、交友
點擊進入【新加坡獅城椰子公眾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