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盼到冠病疫情趋缓,新加坡终于在今年重开边境,游客数字也逐渐回升到接近冠病疫情前的水平。
可惜的是,“报复性旅游”为新加坡带来的红利终究是短暂的,经济重开带来的压抑需求将逐渐消散,旅游相关行业的增长势头明年也可能会开始放缓。
问题是,通货膨胀和利率都居高不下,给全球需求带来下行压力,新加坡经济所需要的转机,却未必会出现。
分析师下调我国经济增长预测 多数分析师将我国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3%以下。(海峡时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就在10月份的《宏观经济评估》报告中,就已经预测我国在2023年的经济增长会大幅度放缓,但通货膨胀将居高不下。
《海峡时报》也指出,多数分析师已将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下调至低于3%,比2021年的7.6%和2022年预测的3-4%还低。
其中,星展银行就将我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下调至2.2%,摩根史坦利的预测则是2.3%。
分析师认为,海外需求放缓,加上利率上升造成财务紧缩,不仅会拖缓经济增长,也打击本地制造业的信心。
马来亚银行证券经济师蔡学敏甚至认为,出口下跌可能是2023年可能出现经济衰退的一个预警,但即便新加坡经济真的陷入衰退,情况也预计不会严重。
蔡学敏和摩根史坦利证券策略师Wilson Ng均指出,中国若全面重启经济,将能带动我国的出口额上升。
蔡学敏补充道,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多数亚洲经济体,须依赖中国重启经济,以抵消全球经济衰退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对清零政策做出的任何改变,都会是缓慢而渐进的。”
《人民日报》:优化防疫措施不是放松防控 《人民日报》近日的一篇评论指出,中国发布二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不代表放松防控。(路透社)中国在11月11日发布二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以及中美两国最高领导11月14日的会晤,提高了一些人对中国放松防疫政策的期望,但中国官媒《人民日报》11月21日发表的最新评论《科学精准 扎实推进》,可说否定了这个看法。
这里摘录文章的几个关键句,蚁粉可以从中看出中国对动态清零的态度是否在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出台后有所改变:
对新加坡来说,这或许意味着来年经济增长放缓,贸工部接下来的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将能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我国经济明年的走向。
经济增长如果放缓,就业增长一般也会跟着放缓,大家在短期内或许还需要勒紧腰带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