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13万人被裁!这份“裁员潮”生存指南请收好!

2022-11-22     于晏     13199

不到一年,13万人被裁!这份“裁员潮”生存指南请收好!

最近出了很多裁员的消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受到影响呢?

今年的裁员潮让很多人心里都有点忐忑,毕竟这次还包括一些曾经说是“钱多事少,适合养老”的硅谷科技大厂。

例如马斯克在成功买下Twitter之后,大刀阔斧地砍掉了据说50%的员工,网友们甚至都开始拿他与灭霸对比。

不到一年,13万人被裁!这份“裁员潮”生存指南请收好!

(图片来自:Global Nerdy)

Meta接着裁了11000人,约占员工总人数的13%,连小扎都不得不出来承认错误:

I got this wrong, and I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at.

不到一年,13万人被裁!这份“裁员潮”生存指南请收好!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Tenor)

然后还有亚马逊,预计砍掉10000多个岗位。由于他们家员工总数本身就很庞大,所以占比3%看起来似乎没有其他公司那么吓人。

据Layoffs.fyi截止到发稿前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有834家科技公司动手裁员,13.4万人失业。

但实际上,尽管裁员消息不断,新加坡对技术人才的招聘需求还在。

比如这边有很多中小型和初创公司就正在抓住机会抢夺他们原本没有机会获得的科技人才,以及一些传统行业也迫切需要人才的加入来帮他们尽快实现数字化转型

所以,与其担心被裁,不如先来了解下“裁员潮”生存指南,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裁员前

如果不希望被“裁员”打个措手不及,平时也要保持一定的危机感,留意蛛丝马迹,早发现,早做准备。

不到一年,13万人被裁!这份“裁员潮”生存指南请收好!

(图片来自:Unsplash)

像前面提到这些大厂,他们在正式裁员前,往往就已经有媒体嗅到了“裁员”的迹象,所以多关注下与自己公司相关的新闻。

当然,外界的各种“裁员”传闻真真假假,有时候很难辨认。作为员工,你也可以留意下公司的细微变化,比如:

(提醒:没有绝对的“裁员”迹象标准,所以以下几点大家看看就好、仅供参考)

一些日常小迹象

  1. 发现公司开始发布你这个岗位的招聘广告时,除非是你们组里要扩招;

  2. 开始发现自己手头的工作逐渐被自动化取代;

  3. 突然开始严抓考勤;

  4. 突然开始要求员工写各种日报/周报,详细记录每项工作及花费的时间等;

  5. 公司的大客户开始流失......

不到一年,13万人被裁!这份“裁员潮”生存指南请收好!

(图片来自:Unsplash)

高管离职

一般高层会比较早知道公司背后的真实情况,因此一旦情况不太妙的时候,有可能他们会是第一个离开的人。

留意关键词

如果在会议上经常听到一些关于“重组”的讨论,时不时还会有“外包”、“裁员”等类似的关键词蹦出来,可能就要注意了。

公司财务亏损或盈利不够

一般在经济形势不太好或公司本身财务状况不佳的时候,都会想要“开源节流”,比如:

冻结headcount,停止招人;

降低各种福利标准甚至取消员工福利,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报销审批流程越来越繁琐......

总之,平时没事可以多关注一下公司的财报。

不到一年,13万人被裁!这份“裁员潮”生存指南请收好!

(图片来自:Unsplash)

要跟其他公司并购

公司在业务合并的时候可能会消除一些重复或多余的岗位,这个时候你要评估下自己的岗位接下来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

不到一年,13万人被裁!这份“裁员潮”生存指南请收好!

(图片来自:Unsplash)

那在公司官宣“裁员”前,你还可以做些什么?

  1. 减少开支并规划出3-6个月的生活费;

  2. 了解自己入职时签署的劳务合同细节、熟悉当地的劳动法;

  3. 更新简历,准备一份漂亮的作品集,程序员开始刷题;

  4. 联系猎头、开始积极地看各种工作机会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