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 Transport Guru)巴士站引进绿化元素。
(Land Transport Guru)巴士站顶层还设有太阳能光伏板。
(联合早报)小小的一个巴士站空间,是不是很“物尽其用”?新颖的设计概念,当时还被彭博社誉为“全球最好的巴士站”。
据悉,在一年的试用期里,有关当局收集乘客反馈之际,也探讨哪些功能也适用于其他巴士站。
巴士站也是“凉风房” 以下这个巴士站,是为新加坡的炎热气候而“量身打造”的。
位于狮城大厦(Plaza Singapura)外的这个巴士站由新科工程建造。其中一个主要特色是在巴士站的顶部设计了顶置喷头(overhead nozzle),所释放出的空气最低气温为24摄氏度。而且空气中也过滤了有害颗粒,净化程度比一般空气高约九成。
巴士站设计了顶置喷头,所释放出的空气最低气温为24摄氏度,也经过滤后干净许多。(新明日报)另外,这个智能巴士站也设置高端镜头,能追踪乘客流动量,以及平均等候时间。
更酷的是,巴士站还配置了算法,能发现没人看管的包包或游荡的公众。
(联合早报)红蚂蚁查了网上资料,该巴士站在2018年3月启用,展开12个月的试用期,并曾在2019年及2020年进行改革,改善个别功能,如把顶置喷头撤除,将降温科技融入巴士站的座椅。
番外篇:为年长者着想的贴心巴士站 前面介绍的这些巴士站,都各有千秋,但红蚂蚁认为,不能只考虑到趣味性,安全也是一大考量。
今年2月,交通部兼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在脸书上贴文宣布,在巴士站基础建设提升计划下,全国有360个巴士站将进行改革。
改善工程包括移除台阶、调整路缘(kerb)高度以助无障碍通行,并改善照明设施等。
徐芳达也说,陆交局必要时会在巴士站添加座椅及空间,为年长者及需以轮椅代步的乘客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