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公园生活化,
步行10分钟就有公园
绿色与城市融为一体
出行上节能减排,生活中也要充满绿色气息。
本身就以花园城市闻名的新加坡,在未来还将进一步优化,让绿色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贴合,不再是花园中的城市,而是花园与城市融为一体。
新建的南北部的越岛连道,以及两条南北走廊,让公园连道和绿色走廊相连,成为覆蓋全岛的绿色网络步道。
此外,新加坡还将改善部分区域的绿化,让钢筋水泥“消失”在人们的眼中,望眼看去,绿色和城市形为一体。
在新加坡的计划中,公园面积要达到植物园的4倍,在任何一个地点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公园。
正所谓道法自然!新加坡努力在“钢铁森林”与“自然深林”中,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建设三重海岸防护,
避免新加坡被海水淹没
东海岸进入“高科技生活”
除了生活上的便捷,还有一件事让整个坡岛人民担心,那就是新加坡被海水淹没的风险很大。尤其是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前车之鉴,因海平面上升,不得不让印尼迁都。
但本身就是一个岛国的新加坡,又能迁都到哪里呢?
既然不能迁都,就做好本身的发展,让新加坡免于被淹没的威胁!
2030年前,新加坡将打造市区—东海岸、西北海岸(林厝港和双溪加株)和裕廊岛的这三个高危地区海岸防护计划。设施包括防波堤、土堤、建造圩田,以及红树林等自然防护。
图源:Prime Minister's Office
利用填出的“长岛”来保护新加坡,岛上还是海景房~
住在东海岸附近的居民,可能会是新加坡最先一批进入“科技世界”的。到时,东海岸一带,海景房、海滨冲浪、浮岛遍布、长堤横跨等电影中的场景,都会出现在我们身边!
图源:BiodiverCity (BIG)
人才汇聚新加坡,
外来精英与本地人才携手发展
实现双赢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帮助。未来的新加坡,将充满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本地的人才也将层出不穷,两者携手共同发展新加坡。
近两年由于疫情,新加坡面临着严重的“人荒危机”,不仅是外来人员缺少,本地人口也出现老龄化加重、出生率降低的场景。
为了让新加坡不缺人,尤其是不缺人才,新加坡从两个方面促进新加坡人口增长。
一是吸引外来人才。
出台新的顶级准证计划,允许月入过$3万的人士入境,家属可无证进入新加坡。未达薪资标准的体育、艺术、科学和学术领域优秀候选人,也可获得申请。
此外,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教育、经济、军事、国力,让自己变得强大,来吸引人才。
二是促进本地生育。
本来新加坡的一些购买组屋、发宝宝津贴等政策就倾向于已婚人士,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更是在不久前的国庆群众演讲大会上,表示快生宝宝吧,保证有地住!
新加坡总理差点就求新加坡人生孩子了。
有了人,才能发展新加坡,让新加坡更兴旺。就像新加坡计划的那样,吸引外来精英人才,让他们来培养本地人才,双赢(新加坡赢2次)!
不惧通胀人人买得起房,
新加坡开拓空间建设“地下城”
从中心区直达圣淘沙
虽然近日因为通胀等影响,新加坡房价高涨。但居者有其屋是新加坡的国策,人们肯定不会买不起房子。就像前文李显龙总理说的那样:你们尽管生,新加坡有地!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