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诊的第一步是去诊所。先到社区医院或私人诊所就地治疗(每个社区都有,一般10分钟以内能到)。
如果病症诊所就可以解决,那就直接治疗或者买药;如果需要进一步治疗,经过社区医院或私人诊所诊断,开转诊单,转入大医院继续治疗,公立医院不能选医生,排到了谁就是谁。
如果是严重的紧急情况(晕倒等),可以直接医院的急诊科,不然都要先去诊所开介绍信,否则医院都不接受。
新加坡诊所
新加坡有2000多全科医生,诊所类似于国内医院的门诊部,主要分两类。
综合诊所(Polyclinics)
Polyclinics由政府经营,对于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的病患有一定折扣,自然来这里问诊的病患更多,往往排队等待时间就会长一些。
家庭医生式诊所(General Practitioners Clinics)
GP Clinics则是私人运营,费用贵一些,人少,等待时间短, 适合不差钱想早点见到医生的病患。
注意:新加坡的很多诊所,非工作日是不开门的。
新加坡医院
新加坡的医院主要分为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也可分为应对各种病患的综合医院和专精单一医疗方向的专科医院。在新加坡,“手术在大院,康复在社区”的观念是很深入人心的,医疗资源可以得到很好的整合优化。
公立医院新加坡共有15家公立医院和医疗中心,其中有6家综合医院,1家妇女儿童医院,1家精神病医院和6家专科医院。公立医院都采用预约制,若非急诊,一般不会接受walk-in的病患,由于是公共医疗设施,价格相对便宜病人多,排队时间长。
私人医院全岛有21家私立医院和专科诊所。私立医院的环境高端,服务更一流,也因此医疗费用高于公立医院,病患会比较少,病人往往不需要排太久的队就可以得到治疗。大多在私立医院出诊的医生都有在公立医院就职或者曾经就职,治疗水平有保证,病人就诊可以指定医生。
新加坡急救
新加坡由政府统一管理的急救热线是995热线,专门为那些突发心脏病、严重外伤、溺水等情况危急的民众提供免费的紧急救助服务。
然而,700多万人的国家,每年会有接近20万通急救电话,995的急救服务总是供不应求,新加坡同样面临老龄化问题这而其中近1/3的急救电话来自突发急症的老人。
新加坡由各大私人医疗机构或救护车运营商管理另一个1777的急救电话,那些腹泻、皮肤炎症、呕吐、轻度烧伤、低烧等暂时没有生命危险的病人需要急救时,可由1777派出救护车,分流了一部分轻症患者。
救护车费用
新加坡的救护车都是需要付费的。病人必须根据救护车行驶的距离,支付35~60新币的急救费用。而且在节假日期间,费用还可能上涨到100新币。
病人或家属不能选择医院,只能听从指挥中心的调派。如果坚持要指定医院,会被收取274新币的救护车费用。而那些非紧急状况(经由医生评估),却使用了SCDF救护车服务的病人,也会被收取274新币的救护车费用。
中长期护理
中长期护理是指病患在病情稳定离院后所需的一系列医疗服务。对于需要中期与长期医疗的新加坡居民,目前已有多种居住型和社区型医疗服务方式可供选择,包括社区医院、护理中心、临终关怀机构、家庭医疗等各类场所,共有300多家。
区域服务机构网络的建立以公立医院为核心,以周边综合诊所、社区医院、养老院为支撑的医疗集群,集群内部整合服务、转诊,共享设备、床位、电子病历,发挥综合效应和规模经济。
外国人在新加坡如何看病
新加坡医疗体系完善,但实际医疗费用是昂贵的。境外人去公立医院看病住院,只能申请最贵的A类病房,环境非常好。A类的病房与其他类的病房是完全隔离的。
境外人还可以直接去私立医院,虽然费用昂贵,但是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也很先进,如果购买了高端医疗,那价格也不是问题了。私立医院的医生都是曾经在公立医院工作过的,实力很强。很多病患在选择海外就医的时候也会选新加坡。可以通过高端医疗和海外医疗机构直接预约专家。
最普及的商业医疗险—“IP” Integrated Shield Plan(简称“IP”)也就是在新加坡最普及的商业医疗险,也是大多数在新加坡生活的人购买的第一份保险。与基本的健保计划相同,IP主要保障的医疗项目也是在新加坡的住院和手术费用,以及一些昂贵的门诊费用。 购买后“住院险”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
公积金局的基本MediShield Life医保,报销B2/C级病房开销;
附加了保险公司的额外保险,可以全额报销政府医院A/B1级病房或者私立医院的开销;
保险公司的附加险(Rider),用来降低免赔额(Deductible)和自付比例(Co-insurance),大大降低自己负担的额度;不过从2019年4月1日起,新加坡市场上所有的Integrated Shield Plan附加险就已不再提供100%报销,客户至少需要自付理赔额的5%。
可以大幅提高每一年的报销上限,最高至每年150—200万新币,同时取消了大多数医疗项目各自的报销上限;
在MediShield Life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额外的可以报销的医疗项目。每家公司有细微差别,但都主要包括以下: 住院前和出院后一定天数内的治疗费用,癌症的免疫治疗,器官移植(包括干细胞移植),先天性缺陷的治疗(有等待期),怀孕及生育并发症(有等待期),紧急的海外治疗。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