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阶段放开避免医疗挤兑和群众恐慌
4、保留戴口罩和自测核酸,对疫情形势有整体把握
这四点,很多都有益于降低疫情造成的伤害,都值得我们借鉴。
就目前我国的疫情形势看,病毒的致死率确实进一步降低了,根据人民日报健康之前公布的数据,广州超过3万例患者,无一重症,北京近日新增阳性累计达到上万例,死亡3例,都是80岁以上老人,重庆8000多感染者重症3例。
病死率比较低一是因为病毒本身往高传染低死亡的路径演化,另一方面是我国疫苗接种率较高,90%的人接种两剂疫苗,超过60%的人接种加强针。灭活疫苗和mRNA疫苗一样,都可以有效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有差距但差距不大。
疫苗有多关键,可以对比下新加坡和香港,同是2022年3月-6月,新加坡病死率仅为0.05%-0.08%之间,而香港却高达0.5%,原因就在于香港疫苗接种率低,大量易感人群,尤其是老人,没有接种疫苗,当时香港80岁以上老年人只有不到四分之一接种过两剂疫苗,未接种过疫苗的老人大量死亡。
最严重时,香港每百万人的新冠死亡率约是新加坡的13倍。截至3月22日,香港累计死亡病例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95.9%,累计住院病例60岁以上老年人占86.0%。
香港的教训再次告诉我们,必须要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目前内地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状况不乐观,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提高他们的接种率,只要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上去了,病死率就能被压到最低。
对新加坡的经验,我们可以辩证吸取,最大程度的减少防疫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现在,老百姓对于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的忍耐力越来越低,老百姓愈发希望更为人性化,更为精准的防控策略。
国务院颁布二十条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是对优化防疫策略的进一步探索,各地必须牢记,防疫始终有两个目标,一个是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一个是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防疫必须最大程度减少防控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只有避免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老百姓才能理解防疫,支持防疫。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二十条,有更多优化防疫的措施,相信中国人有应对奥密克戎的智慧。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