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組屋售價的認知落差

2022-11-28

建屋發展局8月底在宏茂橋推出的預購組屋項目中,五房式單位不含津貼的售價最高達87萬7000元,引起公眾的議論。10月4日,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在國會回答議員詢問時指出,該項目的土地成本達5億元,包括公積金房屋購房津貼的虧損估計約2億7000萬元。他也詳細說明建屋局制訂售價的考量因素。

即便如此,新組屋售價依然是熱議的情緒性課題。建屋局日前發布年報時,罕見地召開新聞發布會,再度作出解釋。

建屋局上財年的財政赤字激增86%至43億6700萬元,創下歷來新高。其中,38億5000萬元的赤字來自居者有其屋計劃,包括新建組屋的預期虧損、交付組屋時的實際虧損,以及轉售組屋和執行共管公寓的公積金購房津貼。

它指出,赤字增加是因為上財年動土的預購組屋項目,比前財年多66%。當局為使新組屋價格低於市價,便增加對新組屋售價的津貼以及公積金購房津貼。此外,建築成本上漲以及建屋局在疫情期間為承包商提供財務援助,也推高了赤字。

建屋局在上財年的資本開支達88億6800萬元,其中土地的開支達49億3300萬元。不過,建屋局局長陳明銳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新組屋不是按預購組屋項目的總開發成本,即建築和土地成本來定價。

他說,當局會先根據附近轉售組屋的售價,以及個別單位的特點和當前市場條件,來確定新組屋的市價,並在這個基礎上給予大幅津貼,使新組屋的售價降至可負擔的水平。目前,非成熟組屋區的售價相當於家庭年收入的五倍或以下。

從建屋局的角度而言,它蓋越多房子,津貼就越多,赤字也越大。同時,它得確保房價是國人負擔得起的。另一方面,一些購房者則認為,組屋的售價「越來越貴」,擔心年輕一代不勝負荷,認定建屋局的赤字只是「帳面上的虧損」。

隨著組屋售價的上漲,民眾對土地與組屋定價的認知落差可能會拉大,因而對組屋政策產生更大的誤解。

在土地的定價方面,國家發展部指出,建屋局開發組屋項目的土地來自國家的儲備,它必須支付合理的市價向政府購買土地,這筆錢歸回國家儲備。政府不能隨意以低過合理的市價售賣土地給建屋局,否則這等同於動用儲備,損害下一代的利益。

它強調,政府以合理的市價脫售土地給建屋局,只不過是國家儲備的土地轉為現金,政府或國家儲備並沒有從中獲利。

李智陞在國會指出,建屋局的赤字是真實的,並不是帳面虧損。但與此同時,建屋局指出,它在為組屋定價時不考慮地價,所參考的指標包括轉售組屋的價格與購房者的負擔能力。

建組屋的土地來自政府,建屋局支付市價購買土地的說法,可能令一些人難以理解。此外,既然建屋局以市價支付地價,它在制訂售價時又不考慮地價,對他們而言也同樣不容易明白。

要消除一些公眾對建屋局牟利的誤解,政府或許有必要在陳述方式作出調整,讓人們更容易理解土地與組屋定價的過程與考慮因素。在私宅發展項目,分析師要獲得個別項目的土地尺價、建築成本、銷售費用、盈利或虧損的資料,都相當容易。建屋局是全國最大的開發商,它在相關資料方面並沒有私人開發商詳盡,要了解組屋具體如何定價,相對上比較困難。

在上述宏茂橋項目引起議論後,建屋局公布了這個項目的土地成本,多少化解了一些公眾對建屋局牟利的誤會。政府若能在這個基礎上公布更多相關的資料,包括政府土地的帳麵價值、合理市價的估價方式、尺價以及組屋轉售的參考價格,或許會有助於消弭組屋售價的認知落差。

公共住屋是新加坡的驕傲,讓國人充分了解組屋售價的制訂方式,不但能消除不必要的誤解,也有助於建立社會新契約所需要的互信。更為重要的是,組屋定價的透明能有力地說服國人,建屋局始終確保組屋的售價是在國人支付能力所及的水平。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Buona Vista迎來新私宅項目【Blossoms by the Park】料再受市場關注
  • 購買租屋OR私宅?在新加坡想要置產,你應該怎麼選?
  • 烏節路永久地契大戶型:Klimt Cairnhill 康鄰豪庭
  • 環比微漲0.4%,第四季私宅價格增速兩年來最低
  • 烏節路永久地契大戶型:Klimt Cairnhill 康鄰豪庭
  • 環比微漲0.4%,第四季私宅價格增速兩年來最低
  • 房市價格趨於穩定?買家和開發商態度越發謹慎
  • 新加坡房子去年到底漲價多少?私宅:8.6%,組屋: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