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中国新华社时评连发三个评论,说明科学精准提高防疫工作的有效性:
《抗疫需要耐心、细心,更要有爱心》
《“精准免检”也是精准防控》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今天下午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是:落细落实防控措施 有效抓好疫情处置。
(图源:央视直播)
发布会的重点内容如下:
快封快解、减少不便
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表示,当前,各地正在抓实抓细做好疫情防控。要根据检测、流调结果做好风险研判,精准判定风险区域。
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减少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
要科学分类收治阳性感染者,妥善做好儿童、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的收治、照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图源:南方日报)
【2】
落实二十条
国家疾控局监督一司司长程有全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全国疫情总体呈较快发展态势,疫情波及面广,部分地方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风险,一些地方面临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形势。
(图源:央视直播)
针对近期群众反映的问题,各地已经成立了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每天都在进行调度,
对于各地网民、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并转交给有关地方予以推动解决。
同时,程有全表示,二十条优化措施,每条措施都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证据支撑,应当坚持第九版,落实二十条。
(图源:央视直播)
针对一些可能的风险环节,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门制定了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及管控、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监测等4个技术文件,提出了防范应对措施,只要各地严格落实到位,我们就可以有效降低疫情风险。
【3】
保护重症倾向人群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从新冠肺炎临床医疗救治的实践来看,有重症倾向的包括几个方面人群:
首先是老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危险人群,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
其次,是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在临床当中,有基础病,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引发重症的风险更高。
这也提示我们,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基础性疾病的治疗。
第三,是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建议没有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应当尽快接种新冠疫苗,符合加强接种条件的要尽快加强接种。
(图源:卫健委官网)
同时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9日发布《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其中明确,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加强定点医院的建设,特别是提升综合救治能力和多学科诊疗水平,提高重症救治的能力。
加大对核酸检测机构
监管力度
国家卫健委认为从各地处置的数百起聚集性疫情实践来看,核酸检测起到了早发现阳性的作用。
目前,各地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核酸检测任务重,居民自采核酸是一种新的探索,但应注意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对于常规核酸检测,我们严格检测资质准入和质量控制,不断优化技术规范,重点加强检测机构的监管。
下一步,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等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文字内容摘自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