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新加坡或已達到一定的群體免疫!公布病例、死亡沒必要

2021-12-09

新加坡不再發布每日疫情報告。

但是這並不等於不再公布疫情數據。

目前類似每周病例增長率、住院人群的年齡、重症情況都還是有公布,只不過是用圖表形式展現

每日疫情數據,比如新增多少,接種率,重症人數,這些也都還是有更新,比如前日的情況如下

差別只在於,原本這些數據是有一份完整的疫情報告的。

但是現在,這份報告不再整理公布。

這個動作,引起了本地專家的關注。

事實上,最近新加坡專家對於本地的疫情走勢以及共存局面很有說法。

咱們來看看。

梁浩楠醫生:

新加坡已達到一定的群體免疫

本地傳染病專家梁浩楠,在接受採訪時提到新加坡的現階段狀態。

他認為,新加坡或已達到一定的群體免疫。

主要依據就是新加坡的重症新冠患者人數正在下降。

按照衛生部的統計圖表,趨勢如下:

1)病情需要吸氧的住院病人按年齡分布:20-39歲1個,40-59歲28個,60-69歲37個,70歲以上80個。

總數比(6日)高,但沒有高很多。

2)病情不穩定需要在ICU觀察的,現在主要都是60歲以上的人,還有12人。

相比前天是增加,但是跟11月相比已經好很多。

3)ICU的重症人數有減少,但問題在於其中的病人竟也有低齡孩子/少年。

按年齡分布:0-11歲1個,12-19歲1個,40-59歲11個,60-69歲16個,70歲以上14個。

整體來看,住院重症情況確實在轉好。

而這種跡象,給了人希望。

梁浩楠醫生表示,現在能有這樣的局面,主要是因為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高,以及受感染病例。

沒有說很明確。

但現在新加坡可接種疫苗的人群中,接種率已經達到了98.7%。

受感染病例,明面上的人數有27萬多。實際感染人數不明。

來源:todayonline

醫生的意思是現在的局面,其實也達到了當局的設想,通過高疫苗接種率跟感染人群自然免疫達到疫情趨緩。

所以,梁浩楠醫生認為現在新加坡已達到一定的群體免疫。

不管是什麼說法,最近放心出門的人確實比前兩個月要多了很多。

商店、景點的人氣越來越旺,有的是看到疫情趨緩,所以出門。有的則是擔心奧密克戎來了,措施會收緊,所以也出門。

機緣巧合之下,現在的新加坡可以算得上是8月以來比較熱鬧的時候。

來源:todayonline

現在衛生部也停止發布每日疫情報告,這個動作看起來像是又往病毒共存挺進了一步。

從8月左右就開始呼籲,可以不用公布統計數字的本地媒體作者Salma Khalik,也發文支持了。

「疫情信息沒什麼意義」

「每日病例死亡沒有公布必要」

這個作者倒是一如既往。

當初,新加坡宣布共存,但還是公布每日病例數字。她就曾發文表示,認為既然共存了,那麼公布數字只是引起大家焦慮。

現在,新加坡朝「結束公布」又近一步。

她再次發文表示,新加坡此刻正處於將新冠當做地方流行病的過渡階段,每日的疫情信息並沒有什麼意義。

來源:海峽時報

所以現在她的立場更高深莫測了。

一開始只是針對每日病例數字,現在「沒有意義」的對象又包括了病例、死亡、重症情況。

衛生部目前只是取消疫情報告,還不是取消疫情數字。

但從這個作者的觀點來看,貌似最好啥都不公布。

有這個看法的人不在少數。

比如國大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Teo Yik Ying,他表示: 現在的社區感染人數多少,事實上取決於個人是不是願意去診所。

現在每日感染人數,存在相當大的未知數。到底有多少,沒人知道。

所以病例數字對於我們這個階段來說,沒啥意義。 甚至,他還表示。每天報告多少人死亡,也是沒有必要的。

原話 那麼到底新加坡現在該怎麼做?

在這個教授看來,新加坡擁有有效的疫苗,得到實際驗證有用的檢測治療方法,我們正在從大流行過渡到地方流行病。

這種情況下,每周或者每個月公布一次數據就差不多。「甚至連每個月一次都不需要。」

有類似看法的,還有其他幾個在大流行之中非常出名的教授。

比如副院長 Alex Cook副教授,同意每周更一次。

來源:the business times

傳染病專家Hsu Li Yang教授,則是認同連月報都不需要給。除非有重大變化,比如新的變異病毒如奧密克戎出現。

所以,專家們的立場還挺一致。 現在衛生部已經停止每日報告,專家們認為這是一個信號。

即:新加坡正在過渡,將新冠大流行過渡到新冠地方病。

來源:海峽時報

對於專家的看法,椰子就不多發表意見了。

參考歐美的情況,德國有部分地方早就停止報告,用信號燈紅綠黃來表示緊急程度。

也許新加坡日後也會採取這種方法? 只是誠實一點,歐美先共存,先解封,先停止公布病例。但他們也再一次面對疫情反撲,再一次收緊措施。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椰友們,你們認為現在還有公布病例的必要嗎?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 新加坡周末逛街地圖 藏在街巷裡的文藝靈魂,像遊客一樣重新愛上自己的城市...
  •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 新加坡2025年大選有哪些動向值得注意?【新加坡百問百答95】
  • 新加坡2025年大選有哪些動向值得注意?【新加坡百問百答95】
  •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 中國香港VS新加坡,你的錢應該放哪裡?這3大誤區你一定要了解
  •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 比爾·蓋茨啟動"世紀慈善計劃":20年內捐出99%財富(1080億美元),基金會2045年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