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曾经表示,他当时也感到极度的绝望。
当然,李光耀和人民行动党的种种说辞虽然都是事实,但是也有一些夸张之处,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选民们保持对自己的绝对支持,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家的宣传手段。
当时的新加坡确实面临着种种困难,但其实也并非全无翻身之法。
奋进之路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从18世纪后半叶开始,新加坡就凭借着无可取代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一跃成为了英国在整个远东地区最重要的核心殖民地。
尽管新加坡的面积非常小,但是当年的英国仍然对这里建设了完善的基础建设。并且正是由于它的面积很小,所以新加坡没有其他国家普遍存在的落后地区。
就自然资源来看,新加坡的确是没有什么矿产和能源,但是这个国家本身的地理位置就是一个莫大的优势,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资源。
纵观整个近代的历史,在工业化时代的城市经济体中,经济地理位置远远比矿产资源更有价值和意义。
新加坡当时的工业基础要和欧美国家相比自然是远远不如的,但是仅在东亚范围里来看,其实新加坡的工业基础在当时还不算是最弱的。
这自然还是与英国有关,英国非常重视新加坡的地理位置,这里有着相当不错的造船业,此外,机械、电器制造修理等行业也开始进入起步状态,一些轻工业也初具规模。
当时马来西亚中央政府的种族政策令新加坡大多数的居民都感到非常害怕和厌恶,这些居民大都是华裔。
当新加坡加入到马来西亚联邦时还拥有着比较大的自主权,所以,如果马来西亚想要彻底控制住新加坡,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公开使用武力。
马来西亚的中央政府不是没有过这种野心和打算,但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来半岛上最强大的武力并不是马来西亚,而是英国军队。
当时新加坡在英国政府的眼里更受重视,如果马来西亚联邦在这个时候对新加坡动武,那么英国政府一定会毫不留情地直接干预。
在李光耀的自传中曾经提到过这一点,英国人采取过各种方式间接性地警告过马来西亚中央政府高层。
所以马来西亚是不可能强行占领新加坡的,但毕竟当时马来西亚国内还有马共游击队,印尼的苏加诺政权也在一边不怀好意。
当时印尼的情况也跟马来西亚差不多,但这并不是可以说新加坡就完全没有危机,实际上新加坡不但面临着种种危机,而且还都是很麻烦的问题。
新加坡的民族构造非常复杂,这也将之置入了一个危险的境地。新加坡本国的人口中,华人及非穆斯林人口占了大多数,但是周围的国家大多都是穆斯林及马来民族国家。
在马来主义盛行的年代,有太多太多的民族冲突。
在东南亚,华人和马来人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非常棘手和值得关注的问题。
此外,英国殖民时期,往新加坡引入了不少的印度劳工,印度裔因而成为新加坡的第三大族群。
很显然,新加坡国内的三个主要民族是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那么自然也有三种语言:中文、马来语和泰米尔语。
各民族使用各自的语言,那么在跨民族交流和来往的时候,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呢?新加坡的官方又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呢?
华人代表提出,新加坡的华人最多,所以当然应该使用汉语,但马来人显然不是这么想的,特别是在马来西亚民族主义盛行的时候。
马来民族主义者认为,新加坡这片土地原本就是马来人居住的,华人不过是近百年来才迁入这里的,而且华人迁入的不只有新加坡,还有许多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在马来人心中,华人算是外来者,而且有很多从商的华人都在这里赚了很多钱,对此马来人心里也十分不满。
所以,如果李光耀坚持采用汉语作为官方语言的话,很可能就会激化民族间的矛盾,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马来语或者泰米尔语也是不合适的,因为其他族群都会感到不公平。因此,在这个时候,英语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就民族问题来看,英语不是这三个民族的母语,尽管华人对此颇有微词,但是李光耀一向手段强硬,他的态度非常坚决。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