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大与世界顶尖大学比肩,学费也不例外!以后上国立大学更贵了

2022-12-10     缘分     11153

新加坡国大与世界顶尖大学比肩,学费也不例外!以后上国立大学更贵了

新加坡国立大学大部分硕士修课课程最迟于2024年全面转为自资模式,不再获政府资助。

因为政府得照顾护老和医疗等其他方面需要,对大学的拨款可能有所影响。

新加坡国大与世界顶尖大学比肩,学费也不例外!以后上国立大学更贵了

国大自几年前开始已不靠政府资助一些硕士课程。

国大的硕士课程自2020年起,就已经转换模式,目前大多这类课程都以自费的模式运作,并且最迟将在2024年全面自费。不过,一些指定的课程还会继续获政府资助。

全面自费的模式意味着,新加坡国大的硕士课程学费,将会与其他世界顶尖大学的相接近,成为校方另一个收入来源。

教育部在2018年宣布将陆续调整硕士课程的拨款,永久居民学生学费津贴将下调,为国际学生提供的相关津贴将终止,这意味着留学生以后想要在新加坡读硕士课程将会更贵。

根据国大文学暨社会科学院网站,2022年的硕士课程收费介于3万4000元到5万元,也就是10-15万元人民币左右,跟英国大学的学费接近,公民、永久居民和国际学生的学费相同,这个是没有差别的。

新加坡国大与世界顶尖大学比肩,学费也不例外!以后上国立大学更贵了

新加坡国大与世界顶尖大学比肩,学费也不例外!以后上国立大学更贵了

不仅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大学因疫情和经济局势影响,政府过去三年给公立大学的拨款也减少,今年就少了约15%。

接下来三年,国大将为约800项课程实行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模式,超过100人的讲堂课将转为线上模式。

学生会在网上观看约15分钟长的讲解视频,然后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不超过25名同学,然后小班进行面对面的学习和讨论。这种混合学习模式也将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选择。

大学应推动创新把握区域机遇

“疫情促使教员们适应并接受了线上测试和教学,不论是成人学员或本科生,线上上课都是很方便的,也比较适合小班制的教学,校方表示这种小班讨论可以加强教学素质。”

东南亚国家的大学应加强协作与人员交流,包括通过研究推动创新工作,把握东南亚区域的机遇。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辑》首次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主办的研讨会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大专教育扮演的关键角色。研讨会以大学,在21世纪推动创新与发展为主题。

新加坡国大与世界顶尖大学比肩,学费也不例外!以后上国立大学更贵了

东南亚的人口有超过6亿7000万人,超过半数在30岁以下。经济增长强劲,中阶层人口预计到了2030年将增至3亿3000万人,尤其是留学生群体,不管是向亚洲还是欧美输出,都是未来教育界需要关注的。

面对瞬息万变的未来,教育制度尤其是大专教育须不断创新,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应对改变。冠病疫情加速教育的数码化进程,抗疫的经验凸显网上学习的潜能,结合线下面授学习的混合教育模式料成为常态。

数码浪潮继续扩大,东南亚区域的学府可搭上这股浪潮试行不同网上学习和混合学习的模式,为不同场景创造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职场学习。

学府也应发展为,犹如“充电站”的学习场所,让职场人士不时前去充电,借助科技等方式,帮助职场人士平衡学习和其他责任。

新加坡国大与世界顶尖大学比肩,学费也不例外!以后上国立大学更贵了

东南亚的大学可相互学习并协作,推进学术和研究工作的交流。大学的研究,可帮助解决本区域面对的许多实际挑战,例如气候变化课题。

国大自然气候方案研究中心与区域的伙伴合作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发展对抗气候变化的蓝碳解决方案。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之前也展开合作项目,了解巽他海峡和西南爪哇海域的生物多元性,从中发现许多新的海洋生物。

人员交流至关重要,新加坡在疫情前定下目标让七成学生有机会到海外体验,当中七成到东南亚、中国或印度交流。疫情好转后海外交流活动逐步重启,大专学府会朝目标努力。

教育援助

减少相应的援助不代表不支持高等教育,本地教育部仍在努力提升本地的教育质量和对国民的支持。

教育部明年调高经济援助计划的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顶限,并从2023学年起增加全职工艺教育学院学生的助学金,预料受惠学生将增加逾万人。

这些计划包括政府和政府补助学校以及专科学校的经济援助计划、特殊教育经济援助计划、自主学校助学金计划,以及中学后教育学府的政府助学金。受益人数预计从目前的12万5000人增至约13万5500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