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赐予的精神力量——梁巧珍专访

2022-12-10     缘分     13784

为“人民联欢之夜”奔波的岁月,梁巧珍接触了印族舞蹈老师巴斯卡和马来朋友。这些相遇,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她和廖春远、郑良生、林森发一起到吉兰丹和丁加奴收集民间音乐和马来舞蹈资料。她拜会了丁加奴马来宫廷艺人与宫廷乐队队长民间马来舞蹈家和马来舞蹈理论专家,为日后编导的《筛米舞》积累素材。该舞蹈曾在1972年10月艺术剧场演出的《江河在奔流》晚会和1976年5月演出的文艺晚会上,两度搬上舞台。《筛米舞》的剧本,还作为单行本出版。

七、八十年代,梁巧珍也曾受邀在儿童剧社、丽的呼声少儿组和南洋初级学院中文学会教舞、排舞,为传承文化做了无私的贡献。此外,她也曾任教育部主办的“青年节——全国中学生音乐与舞蹈”比赛评委。

重返话剧舞台后的四部大戏

艺术剧场在本地话剧史上的贡献之一是为观众介绍经典名著。梁巧珍是一个幸运儿,在五年里演了四部中外名著。第一部是1966年的《少奶奶的扇子》,剧本是洪深据爱尔兰戏剧家与诗人王尔德的四幕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改写而成。洪深保留与放大了王尔德原作里与中国文化契合的元素,他的改译策略是改变时代背景和环境设置,将人名地名以及戏剧语言加以“中国化”,赋予演出新的意义。这部戏说的是交际花金女士(陈安娜饰演)为了保住女儿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的荣誉的故事。“我最记得的是戏里我的扇子掉了,金女士拾起来的这个情节。林晨导演要我们放慢节奏,双方凝视。因为这是表现金女士对这个不知道她的身份的女儿的深爱的一刻。导演的处理让我知道停顿在话剧里的重要性。就像人生一样,停顿与思考,非常重要。林晨是我艺术生涯里的另一位恩师。”

戏剧赐予的精神力量——梁巧珍专访

《少奶奶的扇子》全体演员合影(前排右三为主演梁巧珍,后排右二为导演林晨)

第二年,梁巧珍竟然演了两部戏:3月主演郑民威和吴敬钿联合导演的《娜拉》,9月主演林晨导演的《七十二家房客》。前者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名作,后者是改编自上海滑稽戏的喜剧。“导演郑民威和吴敬钿要求演员深入角色,演员感受角色的内心情感,而后通过动作、姿态、表情、语音表达出来。要求非常严格。因此,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也让自己的演技更上一层楼。我特别喜欢《七十二家房客》,原先在维多利亚上演时只打算演四场,但后因观众反应踊跃,便多加演一场日场。然而,为了这部舞台剧,观众仍然不断地从新山涌到新加坡。后来为国家剧场筹款,又加了多四场,共演了九场,场场满座。这部戏走草根路线,写共住在狭小空间里的小人物的,生活在困境中淳朴的劳苦大众与房东的矛盾。贪婪的房东摆乌龙出洋相,闹出连篇笑话。《七十二家房客》后来还被电视台拍摄成黑白舞台纪录片。”

戏剧赐予的精神力量——梁巧珍专访

舞台剧《娜拉》(前排右二位为梁巧珍)

戏剧赐予的精神力量——梁巧珍专访

电视台拍摄第一部舞台剧《七十二家房客》是梁巧珍(左五)最怀念的作品

梁巧珍的第五部话剧是1970年阿根廷奥古斯丁·库塞尼写的三幕寓言剧《绞刑下的中锋》(原名《中锋在黎明时死去》)。一个叫卡卓的技艺高超的足球运动员被足球会会长卖给了亿万富翁卢普斯。这个大资本家把他当成珍品关在集宫殿、堡垒和监狱于一体的豪宅。在这里,他遇到同样被关起来的芭蕾演员、老教授、话剧演员、大力士。卡尔与芭蕾舞演员诺拉相爱,他们逃亡时被发现,为自卫杀了卢普斯,被判绞刑。梁巧珍说:“这个寓言剧人物多,情节曲折,场景多。艺术剧场资深演员吴敬钿、梁宝柱、冯乃尧、陈春裕、陈炳文倾巢而出,与他们一起排戏,戏里戏外,我们都受益不浅。几位年轻演员如黄奕磊、高丽娜、罗尤飞、林镜添、洪友和等等,也都在这部大戏的排演过程中快速成长。”

电视剧的美好记忆

艺术剧场的剧目,除《七十二家房客》外,搬上电视的节目还有吴敬钿导演的《午餐时候》。梁巧珍也受邀参加多部电视剧的演出,饰演了不同类型的角色,如《母亲》《四代同堂》《芝麻绿豆》《钟馗》《青春123》《新阿郎》等等。“其中叫我最难忘的是,1983年参加甘惠宝编剧、区玉盛监制兼导播的电视剧《母亲》,那是广播局为母亲节呈献的特备节目,九天内拍完。我扮演的角色从青年演到中年,充分沉浸在学习演电视剧的挑战和乐趣中。”

戏剧赐予的精神力量——梁巧珍专访

电视剧《午餐时候》演员合影(梁巧珍是后排中间站立者)

那年“新加坡华语戏剧史料展览”在中华总商会礼堂举行,会场除了展出新加坡华语戏剧历史照片外,还有讲座与示范。梁巧珍被邀担任化妆师,将一名十多岁的女学生化成老太婆。

戏剧赐予的精神力量——梁巧珍专访

梁巧珍退休后表演唱《哎哟妈妈》光彩照人

倾听这位长辈细说过去为舞台艺术所做出的贡献与事迹,再看她珍藏的许多有历史价值的照片,想像她那些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她在那么不容易的年代,竟能快乐地学戏、演戏、学舞、跳舞。82岁,还是那么精神奕奕,神采飞扬。那张19年前在金声民众联络所唱印尼民歌《哎哟妈妈》的照片,又是那么光彩照人。该是丰富的舞台经验打磨出来的光彩吧?她说:“戏剧就是我人生舞台的精神力量。疫情爆发后,和艺术剧场的老朋友见面机会少了。但我们通电话、发短讯,毕竟戏剧让我们结下深厚的情谊。我们都有戏剧赐予我们的精神力量。”

【注释】

[1]蔡曙鹏《从〈梁祝〉看新加坡多元文化艺术资源》,《源》2020年,第4期,31-35页。

(作者为本地戏剧爱好者)

戏剧赐予的精神力量——梁巧珍专访

戏剧赐予的精神力量——梁巧珍专访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