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中搜索 小程序,查看新加坡生活分類信息|
今晚衛生部發布今日疫情數據之後,我們會通過「新加坡眼」APP第一時間推送給大家,快快下載。還會在明天的報道中提供詳細數據。敬請關注。
本期報道包括:
一、新加坡出現首起奧密克戎本土病例
二、確診病例增長率降至0.58,ICU占用率升至50.0%
三、昨晚通報5起死亡病例
四、總體病死率升至0.286%,社區病死率升至0.415%
五、ICU病危插管病患有5%已接種加強針
六、ICU病危插管仍有1起青少年病例,已有9天
七、普通病房人數降至504人,占用率降至30.5%
八、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在治/隔離降至6309人
新加坡出現首起奧密克戎本土病例
為24歲機場客服人員,無症狀
12月9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出現2起新增奧密克戎病例,累計5起。
這兩起新增病例當中,1起是本土病例。這是新加坡首次出現奧株感染本土病例。
24歲本地女子 (第276363例) ,樟宜機場客服人員,工作地點是第一航站樓、第三航站、過境旅客轉機區。
新加坡之前出現的3起境外輸入病例都是在第四航站樓入境,與她沒有接觸。相信她是在過境旅客轉機區接觸到帶菌的過境旅客。
12月8日,她參加當局為機場前線人員安排的每周定期檢測,檢測結果顯示S基因靶標失效,相信是奧密克戎感染,無症狀,可能是處於病程初期。
國家公共衛生實驗室正在進行全基因組排序檢測,進一步核實是否奧密克戎感染。
目前,所有機場人員每周必須接受PCR檢測;當局出台新規定,在每周PCR檢測之後的七天,每天須進行抗原ART快速檢測。
出現第4起奧密克戎輸入病例
為46歲德國入境旅客
出現流鼻涕症狀
同日,衛生部通報,新加坡出現第4起境外輸入奧密克戎病例。
46歲女性新加坡永久居民 (第276223例) ,12月6日乘搭新航SQ325,在VTL接種旅行通道計劃下,從法蘭克福入境。
她12月4日行前檢測結果為陰性;12月6日入境檢測結果亦為陰性;12月7日,出現流鼻涕症狀;8日求醫,同日檢測結果為陽性;9日證實S基因靶標失效,是奧密克戎感染。
啟動密接者追蹤和10天隔離
對以上奧株病例,當局啟動密接者追蹤,所有密接者必須在指定地點隔離10天,在隔離起始和結束時必須接受PCR檢測。
當局對待德爾塔病例和奧密克戎病例不一。對奧株病例,當局採取指定地點隔離、密接者一律追蹤、一律送院治療康復的措施。
從12月2日至8日,新加坡已出現5起奧密克戎病例。
當局提醒,奧密克戎病例會增多,無論是境外輸入或本土病例;大家務必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注意防疫,並積極接種疫苗,包括加強針。
輝瑞執行長:
我們或許要更早地注射第四劑疫苗
輝瑞 (Pfizer) 執行長布爾拉(Albert Bourla )在12月8日表示,初步研究表明新毒株奧密克戎可能會削弱輝瑞疫苗產生的免疫抗體,因此人們可能要比預期更早地接種第四劑冠病疫苗。
根據研究結果,第三針追加劑可以有效對抗奧密克戎,單單兩劑疫苗的保護能力則顯著下降,不過依然可以防止重症病例的出現。
布爾拉表示,暫時還不確定第三劑的保護時長,因此還需要第四劑來加強免疫能力。布爾拉暫時預計在接種第三劑12 個月之後,需要接種第四劑。
布爾拉認為目前最重要的是在冬季來臨前推出第三劑。隨著人們更多地聚集在室內,公共衛生官員擔心感染冠病病毒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新加坡12月9日疫情回顧
現在回顧新加坡12月9日疫情數據。
截至昨天中午1200時,新加坡新增確診病例682起,累計27萬1979起。
在新增病例當中,本地社區病例649起、客工宿舍病例16起、境外輸入17起。
這是新加坡境外輸入病例連續10天維持在雙位數。
昨天本地社區新增病例按年齡分布如下:
確診病例增長率降至0.58
新加坡社區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0.58,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58起。
隨著本波疫情趨緩,再過一兩周,增長率應該會逐步回升至1.0左右。
醫療資源占用情況穩定
《新加坡眼》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占用情況保持穩定態勢,沒有出現擠兌跡象。
昨天的ICU病床和普通隔離病床占用情況如下:
新加坡ICU重症病床426個,40個提供給冠病插管病危病人使用;另有9個提供給非病危但須密切監護的冠病輸氧病人使用;非冠病的病危病人使用162個;未用病床213個。ICU病床占用率為50.0%。
自10月25日的ICU占用情況如下:
《新加坡眼》盤點自8月18日以來的確診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昨晚通報5起死亡病例
新加坡衛生部昨晚通報5起死亡病例。
《新加坡眼》從衛生部數據歸納,此5起死亡病例,3起出現在12月9日,2起出現在8日。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5人當中,3人屬於70歲以上年齡組,2人屬於60歲至69歲年齡組。
死亡病例的通報之所以出現滯後現象,是因為法醫需要進行屍檢以確定死因。
新加坡已連續78天不間斷出現死亡病例。
總體病死率升至0.286%
社區病死率升至0.415%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1年12月9日,新加坡一共出現27萬1979起確診病例,其中779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285%升至0.286%。
分解到社區病例層級,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413%升至0.415% (見上表) ,社區病例絕大多數在60歲以上有基礎病人員。
本波疫情的總體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54%升至0.355% (見下表) ;相比之下,本波之前的病死率為0.058%。
本波疫情的社區病例至今出現743起死亡病例,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404%升至0.406%,是本波之前社區病例病死率 (0.932%) 的44%。
98.7%為輕症、無症狀
在過去28天內,新加坡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4萬1089起 (98.7%) 為無症狀或輕症,358起 (0.8%) 曾為/現為普通輸氧重症,38起 (0.1%) 曾為/現為ICU觀察輸氧重症,50起 (0.1%) 曾為/現為ICU病危插管重症,累計97人 (0.2%) 死亡。百分比數據四捨五入。
ICU病危插管病患有5%已接種加強針
截至12月8日,新加坡全人口87%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87%完成疫苗全程接種;29%已接種加強針。
在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人口 (即不含11歲及以下) 當中,96%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
昨天的普通住院病例、普通輸氧病例、ICU輸氧觀察病例、ICU插管病危病例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接種了加強針的分別有:普通隔離病房住院病例37人 (7%) ,普通輸氧病例2人 (2%) ,ICU輸氧觀察病例無,ICU病危插管病例2人 (5%) 。
仍有1起ICU病危插管青少年病例
ICU病危插管有40人,與前一天同,按年齡分布如下:
ICU病危插管40人當中,包括1起青少年病例,年齡介於12歲至19歲,從11月30日開始收治在ICU病房,已有10天。
另有1起20歲至39歲病例,從12月6日開始收治在ICU,已有4天。
過去14天的ICU重症病例變化情況如下:
上圖與前一天比較可知,在過去28天的新增病例當中,ICU昨天至少出現2起死亡病例、5起轉進ICU、2起轉出ICU。
ICU重症和輸氧重症住院人數合計162人,比前一天少27人。
輸氧重症合計122人;其中包括ICU輸氧觀察11人,比前一天增1人;這些病患雖非病危,無須插管,但需要密切觀察,因此仍住進ICU病房。
一般輸氧重症病人有111人,比前一天少28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根據衛生部信息,大多數輸氧病例在輸氧二天至五天之後,病情轉輕,不再需要氧氣支持。
普通住院病患人數降至504人
普通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比前一天少91人,為504人。普通隔離病房占用率為30.5%。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隔離降至6309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康復出院143人,累計1萬5398人;死亡病例新增5起,累計779起。
至於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 (類似方艙醫院) 接受治療/隔離的,昨有6309起,比前一天少679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癒1332人,累計24萬8827人。
活躍病例6975人,比前一天少797人。
相關閱讀:
編輯:ABC
《新加坡眼》視頻號你關注了嗎?
點擊下面視頻,可以看到更豐富的內容!
或直接搜」新加坡眼「也可以找到我們的視頻號~
— END —
跟進新加坡時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Read mor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