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攢積養老金 本地年輕人依然對投資加密貨幣興趣不減

2022-12-12

上個月,華僑銀行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約四成20多歲的本地年輕人,在來年有意投資加密貨幣,以累積退休金。

在同一年齡層的受訪者中,約34%嚮往的退休生活不僅要高枕無憂,還要非常奢華,住豪宅、駕豪車等不在話下,還要能定期出國旅遊寵一寵自己等。

換算下來,這樣的人生每月需要近6000新元的開銷。

隨著加密貨幣交易平台FTX垮台讓不少本地投資者的積蓄一夜蒸發後,本地的年輕投資者似乎並沒有因而卻步。

《海峽時報》日前根據華僑銀行的調查整理出的結果顯示,為了能擁有一筆豐厚的養老金,即使不觸及加密貨幣,新加坡的年輕投資者們,還是會想方設法探尋其他「賺快錢」的投資方式。

以下就是年輕投資者為何會冒險投資加密貨幣的原因,以及他們投資的推動力。

收入不足,需靠高風險投資? 有年輕投資者在網上自稱,通過交易平台Celsius投資後,每月獲取7000元的派息。該平台今年7月已宣布倒閉申請破產。(彭博社)調查揭露,許多受訪者之所以會選擇高風險投資,是因他們擔心,目前賺取的工資不足以讓他們安穩退休。

華僑銀行在報告中說:

「這些投資者的顧慮,迫使他們急於累積儲備金,但與此同時,他們或許沒有相關的知識來做出有根據的投資決定。」

部分投資者甚至認為,投資加密貨幣可成為他們的全職。

日前,有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提供高達每周20%的回報率,一些投資者得知後,將它視為無需工作的難得機會。

《海峽時報》也透露,一名年輕投資者近日在一個網上論壇貼文稱,他通過一個交易平台Celsius投資,投進了幾十萬的本金後,每月可獲取7000元的派息,他因此已辭退工作。

不少投資者被如此聳動的數字深深吸引住。不料今年7月,該平台就宣布倒閉申請破產,欠下了超過47億美元(約64億新元)的債務。

希望提早退休,享受奢華生活 為了提早退休,一些國人不僅參與高風險投資,還身兼多職。(海峽時報)年輕投資者想積極賺快錢,關鍵不只在於退休,而是「提早退休」。

調查說,20多歲或30多歲的受訪者,都希望能在58歲前退休,相較他們的父母親那一輩早了七年。

為此,半數的受訪者也坦言,他們除了正職,其實也有副業,比如當兼職送餐員、經營網絡生意、教補習、當網紅等。

相比之下,他們的父母親在當年,大部分也只是全心全意投入一份工作賺錢。

如紅螞蟻之前提到的,一些年輕投資者不但想早點退休,退休後也夢想要過上奢華的生活。

華僑銀行的數據顯示,一對夫婦若想過上這樣的退休生活,每個月或要高達1萬2000元的開銷。難怪許多有這個美夢的年輕投資者,會想要嘗試投資加密貨幣,因為他們自認可以從中賺取第一桶金。

算一算,倘若一個人在58歲那年退休,每個月的開銷是1萬2000元,那他就需要320萬元的儲蓄,才能「撐」到80歲。這筆錢還不包括大筆開銷,如醫療保險、住家裝修費用、更換汽車及家居用品等。

輕信投資界網紅達人,越陷越深? 專家指出,一些社媒平台上的投資達人往往會誇大其詞,讓人以為致富是件很容易的事。(聯合早報示意圖)華僑銀行還揭露了另一個現象:

許多年輕投資者會按照社媒平台上的投資達人給予的貼士,來做出投資決定,但這些達人可能會誇大其詞,讓人以為致富是件很容易的事。

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信息健全與網絡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維健助理教授指出,許多年輕社媒「達人」在舒適的牛市時代成長,沒有經歷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2000年初期的網際網路泡沫,以及70年代的滯漲(stagflation)。

「他們宣導的投資方式令人質疑,也無法經受任何經濟學教授、投資組合經理及任何有常識的人的審查。」

一些達人會聲稱,採用平均成本法(dollar-cost averaging),比如購買某些股票或定期投資加密貨幣,就能在10年內退休。不過,當近期市場遭受抨擊,這些人就立即改口,開始探討多元化投資的需要。

李維健說:

「事實上,投資是需要努力經營的,也仰賴多年的經驗、脾性、有些還需要一點運氣,才能投資得恰當。」

專家:教育年輕投資者更顯重要 對於投資加密貨幣,金融管理局一再地提醒國人應避免投資,因為它屬於高度風險(hazardous)投資,並要求加密貨幣業者為散戶進行投資風險測驗,業者也不可為散戶提供獎勵吸引他們投資,也不能請名人宣傳。

另有專家認為,與其試圖評估散戶投資者更有效地展開宣導工作,警告他們可能會面對的風險或許能成為更好的解決方案,以防他們損失大筆投資金。

旅遊本地的自由撰稿人及顧問理察爾哈同(Richard Hartung)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為散戶投資者,尤其是年輕投資者提供更好的投資教育工作,讓他們了解他們在買些什麼,同時為金融服務公司制定更高的標準,或能更好地保障這些投資者,比起讓他們進行測試或分發多份文件給他們消化,應該會更有效。」


相关文章

  • 美國關稅衝擊洛杉磯港貨運量 印度服裝城受惠卻面臨用工難題
  • 同月同日同時辰!女子巧遇「另一個自己」感悟未來
  • 報名低價旅遊團沒出發 馬國逾130人報案 兩人落網
  • 調皮橘貓卡進車頭燈 馬國貓主急奔消防局求援
  • 經過七年努力 伊拉克摩蘇爾老城大部分地區完成重建
  • 曼谷坍塌大樓遺體搜尋工作結束
  • 涉嫌在馬國綁架留學獅城富二代 嫌犯後天被控上庭
  • 休旅車撞快餐店致死老婦 馬男現身靈堂:安娣原諒我
  • 泰女網購十包濕巾 拆開包裹竟發現內藏冰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