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50歲的她依然積極學習英語,成功被三家航空公司錄取當空姐,向世人證明了年齡不是障礙。
據胡平山(網名:胡胡)介紹,她在北京長大,24歲到芬蘭留學,在當地與老公Risto邂逅,因此選擇定居芬蘭,32歲那年生下了女兒Julia。
胡胡在芬蘭的阿卡達應用科學大學(Arcad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獲得本科學歷,後來在拉瑞爾應用科技大學(Laure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取得服務創新與設計專業碩士學位。40歲之前,她一直從事國際貿易相關工作,對口的是中國市場。
她當時對空乘沒什麼想法,純粹覺得是條出路。畢竟在歐洲,航空公司招聘空乘沒什麼硬性外形要求,高矮胖瘦都可以。
她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芬航的招聘信息寫得很長,實際並不難,要求會中英文、有服務意識、安全意識、組織能力,對很多人來說不難的。
她的飛行生涯就這樣開啟了。40歲的她當上了空姐。
胡胡的感想是,做空乘畢竟是服務業,年紀大些實際更有優勢,待人接物更成熟些。她身邊的同事,從20歲到50歲都有,只要能通過兩年一次的體檢就可以飛行。
健康體魄是「空嫂」的必備 她在當空乘期間,養成了對自己人生影響很大的習慣——健身。這也是她直到50歲,也保持著極好體態的唯一秘訣。
不幸的是,2020年4月,48歲的她再次失業。她解釋說,當時所在的航空公司是隸屬於挪威航空的一家小公司。由於冠病疫情的影響,航空公司不得不停運,所有員工都被裁了。
在尋找新航空公司工作的同時,她也不斷提升自己。
她除了完成護理課,到臨終關懷中心做護理,又參加了健美比賽,獲得了第三名,得到了很多模特和廣告工作。
同時,她也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並學習了芬蘭語,為歐美航空公司的工作面試做準備。
今年年初,她先後到三家航空公司面試都被錄取了。最終,她選擇了德國廉價航空「歐洲之翼」(Eurowings)駐瑞典基地。
至今年11月下旬,她已經在新的航空公司飛了3個月,目的地也由最初的美國轉成了卡達的多哈。她說,從以前的短途空乘到現在的長途,對於50歲的她的確是個新的挑戰。
胡胡的人生經歷給了女性很大的鼓勵,也引發了各行各業對中國女性工作年齡的歧視,尤其是航空公司對機組人員的年齡設置了歧視性限制的多方討論。
歐美航空公司一直都有聘用「空嫂」的慣例,它們對年齡、身材、樣貌沒有嚴格要求。航空公司看重的更多是服務水平和對航空安全流程的掌握程度。
雖然新加坡的法定退休年齡和重新僱傭年齡分別是62歲和67歲,但新航的機艙服務員似乎只能工作到50多歲。
目前雖然沒有官方數據,但據悉新航空姐入行的平均年齡為23歲。
新航機艙服務員是以合約方式受僱,每次簽約是5年,過後新航將決定是否再續約。
新航直到今年7月才開始執行新政策,允許空姐懷孕後不必辭職,可以申請無需飛行的臨時地勤職位,直至生產後再歸隊飛行。
如果有搭乘過新航的蟻粉應該都知道,新航空姐制服是以顏色來區分年資和級別,由低至高是藍、綠、紅、紫。
穿紫色衣服的空姐通常都上了年紀,但身材依舊保持得很好,生育後歸隊的「媽媽空姐」也得減肥,因為公司規定得穿擠進腰身極窄的卡巴雅制服,這是顧客的期望。
根據中國的勞動法,目前中國男性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女性幹部(白領工作者)為55歲、女性工人(藍領工作者)則為50歲。中國政府10月宣布,將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然而,據南華早報報道,中國航空公司不會聘用40歲及以上的空乘人員,那些在工作中達到這個年齡的人會被分配到其他崗位。
一位抖音用戶寫道:
「30歲以上的人在中國很難找到工作。40歲或以上的人更被公司視為老年人」。
另一用戶則寫道:
「當一個30歲左右的女性求職時,單位通常會問她有沒有結婚或生孩子的打算。更重要的是,無論你重申多少次你不想結婚或生孩子,他們都不會相信你。」
這又回到了一個本質問題:
航空業對好空姐的定義是什麼?是為顧客提供良好服務,還是必須青春美麗、身材姣好?
就因要滿足乘客們在觀感上的期望與追求,不少亞洲男女想當空姐空少的夢想,都粉碎在搖籃里。如果身體健康情況佳,今後在聘用空乘人員時,是不是可以考慮不再以年齡來「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