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网友“LeoL”在《新加坡眼》APP上分享了自己12月从新加坡回中国的亲身经历,第一视角观察到了防疫政策放宽后的生活实景。以下为网友全文:
前言 2021年7-8月,笔者曾发布了一篇自新加坡回国的攻略技术帖:7-8月新加坡-成都-北京往返实录。时隔1年半,笔者再次回国,自然试图继续与网友分享,不料码字进度赶不上政策剧变,亲身经验不一定有多少实用参考价值了,权当流水账吧。
行程
1. 决定和时间选择
笔者是北京人,和前次2021年7-8月一样,本次2022年底的回家也是出于仓促决定。11月27日下决心,为了避免成北漂,选择了唯一“直飞“北京的国航CA976,并顺利订到12月5日出发的最近一班。CA976公开信息是新加坡-北京,入境地在郑州。完成8天隔离后,国航负责另外安排CA1914抵京,无须自行购票。理论上沦为北漂的可能性低于其他入境航班。
2. PCR检测和绿码申请
稍早使馆刚刚宣布双检改单检,算是利好。听说这边有些检测机构标准过于宽松,造成现落地阳频发,所以特别选择了以高标准著称的Raffles Medical。
起飞时间是12月5日周一早上9点半。核酸时间应该安排在12月3日周六。
打电话预约,客服大姐帮我撸了一遍,发现住家附近的RM Clinics周六上午大都不开,就推荐了Bugis的RM Hospital周六上午11点半的场子。当天11点15分到位,人不多,11点30检测完毕,费用75元新币,比2021年的200元便宜不少。当晚9点左右,PCR结果就出来了。11点左右登录防疫健康国际版,发现去年的文件还在,上传新的PCR报告后不到一分钟,绿码就拿到了。
唯一的一处吐槽和去年一样:申报流程要求上传的文件,必须是图片格式,我之前准备了全套的PDF,只好一张张截图,再转JPG,有些不便。
RM的PDF报告也打印了,没有用上。周日收到国航的简讯,按提示填写了一个在线旅客申报单,截图保存。
3. 樟宜机场登机
早上7点抵达T1,队伍显得很长,但其实人不多,还有机场大使维持秩序。排队期间向工作人员出示绿码,核酸报告及申报单的截图,又填了一张纸质单子。换完登机牌,按指引填写海关申报指尖服务,流程和去年一致。
出境及后面的登机口安检一如往常。随身带的Sanitizer可能含酒精,但没人查。可惜同样的东西后来在郑州机场就被没收了。
4. 机上体验
空乘都是全套大巴,上座率大概7成,气氛安静严肃。飞机餐是面包点心矿泉水八宝粥水果饼干巧克力一大兜子,算是丰盛。航程一路顺利,下午4点左右平顺降落郑州。
5. 郑州新郑机场入境流程
在飞机上坐等片刻,乘客按指引从廊桥进入候机楼检疫区,没受冻。接下来的大致步骤:
• 自助机刷护照,完成海关申报,机器吐一张纸质二维码
• 接着按指定路线前行,测体温,测核酸,收一张在樟宜机场填写的表格和刚拿到的二维码。沿途设施都被消毒液侵蚀走样,大白们基本有条不紊。
• 边检入境
• 取行李
• 扫一个河南的码,然后排队上大巴。
• 从落地到上大巴,没超过一个半小时。在大巴上等了半个多小时后开车。出发后忙于电话,不知不觉就到了隔离点。
整个过程,如果之前的海关指尖申报填写有误,自助机就会报错。有几个海员中转回国的,好像行程不被认可,而且附近没有任何工作人员指定。
机上邻座大哥说自己在新加坡打工3年多了,没有现成的国内手机号,好像有点麻烦。比较古怪的是边检警官,每个人都问得特别多。我前面的小伙子自述是在新加坡打工的,但说不出公司和老板的名字,也解释不通为什么几个月就回国。。。
6. 隔离点
下车才知道,隔离点叫做梅河芳邻关爱中心,听上去有点别扭。
网查这是郑州一个大型租赁房项目,有5000余套房间,一段时间以来专门执行隔离任务。房间整体不如去年隔离期间入住的成都金牛区青桐城市酒店成熟,但簇新且便宜,食宿合计每天325元,退餐价格更低。
进屋寒气逼人,好在空调制热效果不错;卫生间没空调贼冷,不过热水到位;没有扫把,尽量保持地面整洁就好,枕头欠干净,毕竟也是新换的;电视收费,正好有理由不看了;矿泉水不太够,允许自费补充;外卖只限园区小超市,东西略少价钱略高,珍惜帮你省钱;Wifi网速很好,满足办公需求;三餐管饱清淡有营养;比较麻烦是没有配套的书桌和椅子,小茶几吃饭都嫌太矮,更无法专心打工,不过还是有办法的。八卦一下,这种两室一卫无厨房的户型,不晓得未来适合哪个群体。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