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行业大裁员,新加坡也受到波及!科技高薪人才何去何从

2022-12-19     缘分     8715

全球科技行业大裁员,新加坡也受到波及!科技高薪人才何去何从科技行业走下神坛?

全球科技巨擘纷纷掀起裁员潮,但分析师预计,随着各行各业正在寻求数码转型,科技业仍有增长空间,因此本地还是需要科技专才。 随着通货膨胀和利率攀升,加上冠病疫情后的形势变化,一些科技企业变得更加谨慎理财,不再因为担心失去人才而四处招聘,包括那些高度依赖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融资的金融科技起步公司。

科技领域的裁员程度并不统一,取决于具体公司的长期战略。

例如,一些大型科技公司保留了他们的业务发展团队,以继续管理客户;有的公司则削减了‘非核心’职能,但仍然保留了战略技术团队(如人工智能),以便在当前的危机之后保持竞争力。

这也意味着更多科技专才可供市场雇用。

科技业大幅裁员后,市场上出现更多科技专才可供雇用。对传统上不被视为科技公司的企业如银行而言,科技公司裁员是个好消息,这为求职者带来一丝曙光。因为银行纷纷寻求深化数码能力,加上非科技公司和起步公司也想要创新,也给科技就职者新的就业机会。

全球科技行业大裁员,新加坡也受到波及!科技高薪人才何去何从

举例来说,华侨银行的技术团队规模,在过去两年翻了一倍,比如增加了区块链、人工智能和扩增现实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团队。该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招聘1500名技术岗位人员,比如应用开发人员、网络安全专家、区块链专家和数据科学家。

大华银行计划在今年招聘2700多人,其中500人从事技术和数据工作。 并且还在继续招聘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关键职位,以及网站可靠性工程、区块链和云计算。

尽管如此,在求职者众多的情况下,雇主就能决定雇用条件,意味着员工可能会获得更少的加薪额。

去年本地软件工程师的薪金平均上涨了22%,但今年则 “相对持平”,最多只有个位数的增长。

这是因为创业资金的放缓、裁员和冻结招聘,以及加密货币处于 “熊市” 等因素。有鉴于此,科技专才或许不应该期望太高的加薪额。

科技专才需要转变心态。我们不再处于‘免费资金’(free money)公司在争夺人才时非常积极的市场。

对于真正想建立一个有竞争力长期职业的年轻人来说,大规模的科技公司往往不是最好的地方,因为它们在流程和职业发展前景方面,往往比传统企业更僵化。

新加坡的大裁员

本地今年第三季有1120人被裁退,当中460人来自科技公司,但该领域职位空缺率仍高,显示被裁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业务重组。

与此同时,劳动市场紧缩的情况有所舒缓,今年9月的职位空缺减至10万8200个,是连续第二个季度下降。

2022年第三季《劳动市场报告》显示,被裁退人数共1120人,同第二季历来最低的830人相比,增加290人,其中来自资讯和通信领域的裁员人数从第二季的110人增至460人。被裁者主要是40岁以下,持大学文凭的专业人士、经理、执行人员和技师(PMET)。

其他领域的裁员人数则维持在较低水平,裁员主要也是因为企业重组业务所致。被裁后在六个月内找到工作的居民比例,从今年第一季的71.5%高点,降至64.8%,同冠病疫情前的水平持平。

全球科技行业大裁员,新加坡也受到波及!科技高薪人才何去何从

报告也显示,就业人数在第三季度增加7万5900人,已超过2019年冠病疫情暴发前的水平,新增劳动力主要来自非居民雇员,有7万1100人,并主要集中在制造和建筑业。

由于居民就业人数已比2019年高出4.4%,因此只增长4800人。今年10月的总体失业率同9月相比则微跌0.1个百分点达2.0%,包括公民和永久居民在内的居民失业率为2.8%,上升0.1个百分点,公民失业率则也下跌0.1个百分点,为3.0%。失业至少25周的居民长期失业率则维持在0.7%。

哪些公司在裁员?

01 Grab

在美国上市的本地私召车与送餐平台Grab控股实行缩减开支措施。

公司将展开一系列削减成本措施,以应对变幻莫测的宏观经济环境。削减成本的措施包括不再为多数职位增聘人手、高级经理的薪金被冻结,以及削减旅行和开支预算。

全球科技行业大裁员,新加坡也受到波及!科技高薪人才何去何从

东南亚无法避免价格和利率上涨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他说,新措施能避免公司出现可能打乱公司未来计划的反射反应。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