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報道,在2002年4月成立的消拯犬隊,是馬國唯一的消拯隊中心及訓練所,目前有23隻搜救犬,主要是協助消拯隊在全國展開搜救及調查火災肇因。
為警察機構服務的工作警犬在歐美地區被稱為K9,因為英語中犬也被稱為canine,K9是該字的同音異詞。
K9隊長唐尼察表示,每一隻搜救犬都有一名領犬員負責照顧起居飲食、清潔和娛樂都是一手包辦,就像他們的「乾兒子和乾女兒」。
由於宗教關係,因此大部分的領犬員都是來自東馬的原住民、印裔或華裔。他們必須先靠獲消拯員資格,才能內部申請當領犬員。
他也指出,領犬員的首要條件是不害怕狗,對狗也不會過敏,也必須有高度的興趣和責任感,否則之後疏於照顧或怠惰,狗也會變得較難訓練,執行任務更是難上加難。
成功入選為領犬員後,會接受為期四個月和三個階段的訓練,經過一個星期的觀察後,教練就會分配適合的狗給領犬員。
領犬員下班後仍隨時候命 這批領犬員在上任後不需要執行救災任務,不過在當班時一刻也不會空閒,下班後也會隨時待命。
通常已經配對的警犬不會交給其他的領犬員照顧,除非主人請假或有其他的任務,才會暫時交給其他領犬員。
訓練方式皆不同 其實,每種搜救犬的訓練方式都不同,因為功能性不同,所以消拯隊的搜救犬以救人與搜索為主,所以訓練與其他單位的警犬隊不同。
這批搜救犬有獨特個性包括聰明、嗅覺和聽覺靈敏,能聽到求救聲,體力也是考量之一,因為拯救任務可能在山區進行,有時甚至得花上整個星期來搜索,需要體型較大,耐力比較好的犬種。
在雲頂半山土崩事件發生後,搜救犬一共協助團隊搜獲六名罹難者的遺體,其中有搜救犬因過度勞累而暈倒。
相關報道:
搜救犬搜獲六名雲頂土崩罹難者遺體 其中一隻過勞暈倒
19/12/2022 16:10
搜救犬搜獲六名雲頂土崩罹難者遺體 其中一隻過勞暈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