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部分是華人,李光耀為何一獨立就廢除漢語

2021-12-13

1965年8月9日,馬來西亞拒絕了新加坡加入聯邦這個國家,地位顯得十分尷尬,新加坡在當時形勢下,被迫獨立了。新加坡當時人口也不多,也就200萬左右,華人占絕大部分。占到總人口的四分之三。由於當時的歷史環境,周邊的國家大多不對新加坡友好,因為敵視華人,水是人類生存之源,但是新加坡的淡水也是出奇的缺水,需要進口才能滿足,而在那個時候,新加坡的人均財富也就450美元,也是比較窮的地方。

李光耀在回憶錄中寫道,「一些國家原本就是獨立的,一些國家爭取到獨立,新加坡的獨立則是強加在它頭上的。我從來沒想到在42歲時,要負起獨立管理新加坡的責任,照顧200萬人生計,我們奉命脫離馬來西亞,走自己的路,前途茫茫,卻不知道何去何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新加坡當時作為中轉的貿易港口,得到了一定發展,但是由於港口的原因,新加坡沒有可以依靠的工業基礎,只能靠港口過生活。戰爭結束後,盟軍撤離,使得新加坡的生活更加困難了。

生活總是需要繼續下去的,即使當前非常困難,還是需要報以希望,何況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還有更大的抱負。

但是在新加坡的獨立之後,李光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英語作為國語,漢語地位下降,被李光耀廢掉了。

1965年8月9日上午10點,李光耀宣布新加坡獨立,他以新加坡總理的身份。當時在新加坡廣播公司播放這條消息,但是大家都震驚了,本以為是加入馬來西亞,卻沒有想到被迫獨立出去了。在當時的時候,大家都感到無比的悲傷,因為這個落差有點大,大家也不知道未來會到何處。李光耀在晚年的時候,說起這個事情,也是再一次受到很大的挫折。

後來李光耀在回憶錄中寫道:

「一些國家原本就是獨立的,一些國家爭取到獨立,新加坡的獨立則是強加在它頭上的。每當我們回顧簽署協議,使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的那個時刻,我們總會感到痛苦,我從來沒這樣悲傷過。分家成了事實,我辜負了許許多多的人。」

話說回來,為什麼李光耀要廢除漢語,把英語當作國語呢?

在當時,大家都知道英語全球流通,是一門國際語言,他認為漢語過分難學了,而且書寫起來也不便捷,這是最大的缺陷。

李光耀:「我們也通過語言與世界各地保持聯繫。很幸運的,過去統治新加坡的是英國,它留下的是英語。假如新加坡如越南那樣是由法國統治,我們就必須忘掉法語,再去學習英語以便同世界接軌,那肯定是個非常痛苦和艱難的轉變。」

新加坡獨立的時候,不少團體和個人都建議,把漢語作為國語,但是李光耀都拒絕了,並說:你們得先把我打倒。

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新加坡想要發展,就必須要對外開放,讓外國人來一起建設,這就無疑是帶來了外國資本。外國資本進入,就需要好的經商環境,為了打造這樣的環境,李光耀和他的政府成員,用盡一切辦法做的這個事情。

發現了對外交流,首要問題就是語言問題。

那麼把英語作為國語就再合適不過了。

把語言問題解決了,李光耀採取了當時適合發展的國家政策,後來證明他做的事情是正確的。新加坡的淡水這些問題也隨之解決了,接下來就是發展工業和商業,金融和科技等,在他任職期間,創造了公積金制度等,推動了新加坡很大程度上的發展。

李光耀在於中國大陸交往,兩面都一笑泯恩仇,一同商量各自的國家發展,他對中國的開發發展也做出了一定努力,帶來了一定影響,

他後來先後訪華30多次,先和和中國歷屆領導人都有交流。

李光耀是個精明的政治家,他一面在國際舞台上奉行平等的外交。

李光耀在參加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李光耀說:我知道,中國必將崛起。一向對未來判斷很正確的他,這次提到了中國的未來。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雙向奔赴!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攜手新加坡新一屆政府深化務實合作!且看新中關係35年"進化史"
  • 贏下惹蘭加由只是第一步 黃志明看來惹蘭了還得加油
  • 大選各區數據透露的信號:選民要的不是「這種反對黨」 給你好看
  • 股神巴菲特的15個投資建議,在新加坡必看
  • 新加坡2025年大選有哪些動向值得注意?【新加坡百問百答95】
  •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 中國香港VS新加坡,你的錢應該放哪裡?這3大誤區你一定要了解
  •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 比爾·蓋茨啟動"世紀慈善計劃":20年內捐出99%財富(1080億美元),基金會2045年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