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冷卻新加坡計劃」

2021-12-13

新加坡的團隊正在研究城市熱島緩解策略,在政府的支持下啟動「冷卻新加坡計劃(Cooling Singapore Project)」。

如何解決新加坡的熱

熱浪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了因其他極端天氣災害,如龍捲風、颶風和洪水。主要原因是瀝青、混凝土和木瓦屋頂等東西比樹木吸收更多的太陽熱量,造成城市熱島效應,使城市比其他周遭區域的溫度高。城市人口不斷增長,加劇了氣候變化的加熱效果,並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城市的熱像圖對比耕種地圖,有綠植的地方溫度較低

新加坡靠近赤道,氣溫平均超過32攝氏度。新加坡基本上是一個都市叢林,城市結構讓熱島效應情況更加嚴重。2004年,新加坡中心商業區的溫度比郊區高出4.5度,而2018,強度增加了約1.5倍,溫度差高達攝氏7度。

地下區域冷卻系統

新加坡政府已採取措施來進行城市降溫。屢獲殊榮的濱海灣花園保持舒適的24度,原因是全球最大的地下區域冷卻系統,對圓頂和附近二十幾座高樓進行了降溫。

地下區域冷卻系統

地下區域冷卻系統利用大型中央工廠來冷卻水,並注入到河岸、住宅區大樓、展示中心大樓、購物商場和城市地標——濱海灣金沙賭場酒店。這個系統的好處之一就是比傳統空調節省約40%的用電量。

由於新加坡的能源大多依賴天然氣,這意味著減少了相等於1萬輛汽車的排放量。這對世界其他地區也有著重大的影響,按照現狀的發展到2050年,世界超過三分之一的電力會被用來給建築物和車輛降溫。

車流量大的街道

「冷卻新加坡計劃」

世界變得越來越熱,人們對空調和冰箱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些家電的購買率越高,使用的能源越多,就會釋放更多的熱量,加劇了氣候變化,形成惡性循環。因此,自2017年,「冷卻新加坡計劃」的研究人員尋找能夠減少我們對冷氣需求的降溫解決方案。

Gerhard Schmitt 教授

Gerhard Schmitt 教授擔任「冷卻新加坡計劃」的項目負責人,他表示:「植被對於許多城市都很重要,能起到遮陽效應來減輕城市的熱度,且有著深層的心理效應和蒸發冷卻的效果。地面上的植被有樹木和灌木等類型。此外,植物也可以長在建築物的表面或屋頂。」

大面積綠植,來源:聯合早報

建立「花園城市」

1967年時任總理的李光耀,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舒適愉快,提出發展「花園城市」。新加坡已發展了一定的時間,目前是世界上最綠色的城市之一。

李光耀總理(左一)探訪民眾

海軍部(Kampung Admiralty)是新加坡一個包含醫療設施和社交空間的社區中心,現在的綠化面積比建築物的占地面積還要大。海軍部的頂部是露台屋頂景觀,上面種滿了當地的植物,用途為社區公園,中心裡的綠地里設有農作物。

海軍部

皮克林賓樂雅酒店(Parkroyal on Pickering)設計成一個置身在花園中的酒店,酒店的綠植生長潛力已翻了一倍,現在酒店有15000米高的空中花園、瀑布、種植平台和綠植牆壁。

皮克林賓樂雅酒店

減輕城市熱島效應

政府也有遠大的計劃,在未來10年種植100萬棵樹,增加更多的綠地可以減輕城市熱島效應,但為了讓人們更貼近大自然,這些還遠遠不夠。過去60年里,新加坡的變暖速度仍然是世界平均速度的兩倍。

新加坡的城市熱島效應

從1950年到2010年,全球氣溫上升了攝氏0.7度,但新加坡的氣溫增加了1.5度,比全球上升的速度要快。Gerhard Schmitt教授說:「「冷卻新加坡計劃」開展了一系列其他有效的降熱措施,設置遮陽窗戶是減輕城市熱島效應的第一步。保持區域空間簡潔有助風的流動,一定深度的水體能起到熱緩衝作用。若必須建造重型建築如高樓大廈,至少確保表面和立面更輕盈,保護建築物不被太陽直射。」

綠被依附在大廈外牆

「理想的情況是在城外生產電力,再把清潔電力帶進城市,這至少能減少城市的能源消耗,然後一步步地把建築物的屋頂和立面轉變成可再生能源的產區。新加坡的選擇雖然有限,若所有建築物的空間,不管是屋頂或是立面都用作此用途,長遠來說可供給新加坡所需電力的20%,甚至25%。」

DUCT 城市模型

「冷卻新加坡計劃」還設計了一個虛擬的城市模型來測試各種各樣的想法,稱為DUCT(Digital Urban Climate Twin)。

虛擬的城市模型 DUCT

Gerhard Schmitt教授表示:「DUCT計算城市規劃中的每個部分如何影響城市熱島效應,我們不僅把建築數字化成幾何模型,交通、絕緣設備、溫度、太陽輻射、天氣、地區天氣和氣候,甚至是城市中極度微小的氣候因素、水體、人類運動等也包含在模型里。我們可以虛構一些場景,在真正構建前進行測試。如果測試結果好,確定這樣的場景會發揮用處後,就可以付諸實踐。」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數字化模擬現實環境

新加坡將利用DUCT來確定下一步應該採取什麼行動。無論是需要散熱還是增溫,DUCT可應用在不同城市,做到節約能源,減緩氣候變化,提高生活質量的效果。

世界上能做到將科學方法與城市再設計和規劃方法相結合的城市並不多,新加坡便是其中之一。若新加坡繼續沿著科學的道路走下去,並且與城市化的其他知識相結合,新加坡未來會比現在更舒適,更宜居。

參考文獻:

1. "How Singapore Uses Science to Stay Cool" YouTube;

2. 「當寶島變熱島,新加坡用綠化降溫」 聯合報.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 雙向奔赴!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攜手新加坡新一屆政府深化務實合作!且看新中關係35年"進化史"
  • 贏下惹蘭加由只是第一步 黃志明看來惹蘭了還得加油
  • 大選各區數據透露的信號:選民要的不是「這種反對黨」 給你好看
  • 新加坡2025年大選有哪些動向值得注意?【新加坡百問百答95】
  •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 中國香港VS新加坡,你的錢應該放哪裡?這3大誤區你一定要了解
  •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 比爾·蓋茨啟動"世紀慈善計劃":20年內捐出99%財富(1080億美元),基金會2045年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