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禁女性任職NGO 3大援助組織停運

2022-12-26

(喀布爾26日訊)阿富汗塔利班禁止非政府組織(NGO)雇用女性員工後,3個外國非政府組織周日宣布暫停在阿富汗的人道活動。聯合國一名高官警告,如果塔利班堅持其立場,那麼,繼續向阿富汗提供人道援助將「非常困難」。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宣布暫停在阿富汗工作的國際組織是「拯救兒童」(Save the Children),「挪威難民理事會」(le Conseil norvégien pour les réfugiés),國際關懷協會(CARE International)。

在一份聯合聲明中,這3個組織宣布暫停在阿富汗的活動,直到塔利班在上周六宣布禁止僱傭婦女的禁令得到「澄清」。

持槍的塔利班安全人員上周三在賈拉拉巴德的一所大學門口站崗,不讓女性進入校園內。(圖取自法新社)

上述非政府組織在與聯合國高級官員和幾十個非政府組織會面後說:「我們正在暫停我們的計劃,我們要求允許男人和女人以同樣的方式繼續我們在阿富汗的救生援助。」

阿富汗經濟部上周六下令,要求所有在阿富汗工作的非政府組織停止與婦女合作,否則將被吊銷許可。目前尚不清楚該指令是否包括在非政府組織工作的外國女雇員。

阿富汗經濟部在發給當地和國際非政府組織的信中表示,他們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收到了有關非政府組織女性雇員沒有尊重「伊斯蘭頭巾」的「嚴重投訴」。

在阿富汗,自塔利班去年8月捲土重來後,婦女又被迫穿罩袍嚴密遮蓋她們的臉和整個身體。

聯合國阿富汗人道協調員阿拉克巴羅夫告訴法新社:「如果他們(塔利班當局)不能扭轉這一決定並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獨立、公平地提供人道援助,將很難繼續,因為婦女的參與非常重要。」

他續說:「我們不想立即暫停援助,因為這將傷害阿富汗人民。」他還提到對該國已經受到打擊的經濟的「破壞性」影響。他表示,阿富汗曾是一個50億美元的經濟體,現在下降到30億美元。

這位聯合國阿富汗人道協調員補充說:「我們將與(塔利班)當局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將堅持要求改變這種情況。」

根據聯合國和援助機構的數據,在阿富汗3800萬人口中,一半以上在嚴冬期間需要人道援助。

據悉,有幾十個非政府組織在阿富汗偏遠地區工作,他們的許多雇員都是婦女。

這張攝於12月15日的照片顯示,一名塔利班安全人員在聯合國難民署 (UNHCR) 位於帕克蒂卡省巴爾馬爾區新建房屋的交接儀式上,用槍枝調整氣球。貧困的帕克蒂卡省6月22日發生里特製5.9 級地震,造成1000多人喪生,數萬人無家可歸。(圖取自法新社)

許多項目需要女性參與

一個外國非政府組織的高級官員周日告訴法新社:「這項禁令將對人道工作的各方面產生負面影響,因為女性雇員在關注該國弱勢女性人口的項目中擔任關鍵職務。」

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周日呼籲「國際社會明確對塔利班的這個決定作出反應」,她推文說:「將婦女和女孩排除在工作、教育和公共生活之外的人,不僅是在毀滅他的國家。而且,......基於性別的迫害可能是一種反人類罪。」她補充說:「我們不會允許塔利班利用人道主義援助來蔑視婦女。」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區域主任拉里亞-阿傑在推特上說:「這種在女孩和婦女權利上公然倒退,會對向兒童提供健康、營養和教育服務產生巨大不利影響。」

24歲的沙巴娜是一個非政府組織雇員,在喀布爾工作,她說:「我們家有15口人,我是全家唯一的經濟支柱,如果我失去工作,我的家人就會挨餓。」她接著說:「當你們慶祝新的一年到來時,阿富汗已成為婦女的地獄。」

另一名27歲的阿富汗婦女因害怕塔利班的報復而不願透露姓名,她本應於周日開始在一個國際非政府組織工作,但她看到自己的「夢想消失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她說:「過去幾年,我在教育方面的艱苦工作已經被打碎。但我們有足夠的勇氣不接受這個禁令,並為我們的權利而戰。這可能需要時間,但如果我們相信自己,我們會比以前更強大地回來。」

一周前,塔利班剛剛宣布禁止女性進入公立和私立大學,理由同樣是著裝問題。更早些,塔利班已禁止了女孩上中學。

法新社報導指,塔利班2021年8月重新掌權後,禁止婦女從事許多公共工作,禁止她們在沒有男性親屬陪伴時出門旅行,命令她們外出時必須穿罩袍把頭部和身體遮蓋嚴實,並禁止她們進入公園。

追蹤東方日報社交平台 Telegram_logo

追看熱門新聞資訊,請下載東方日報APP


相关文章

  • 泰國父母自製家庭色情片 九子女全下海最小十歲
  • 新山無國籍老婦冠病惡化 醫院拒收 家屬求助無門
  • 新幹線客運量飆升 日鐵擬靠AI應對人力短缺與成本壓力
  • 翻牆撬門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虛設 新加坡人成了竊賊眼中的軟柿子?
  • 賭窩藏在森林中 馬國警方出動無人機捕124人
  • 雅加達公務員每周三必須搭公共運輸 否則無法升職
  • 泰警曼谷港口繳獲238噸非法進口電子垃圾
  • 翻牆撬門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虛設 新加坡人成了竊賊眼中的軟柿子?
  • 新幹線客運量飆升 日鐵擬靠AI應對人力短缺與成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