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特別天災搜救隊(SMART)指揮官莫哈末凱魯指出,在峇當加里營地造成31人罹難的土崩事故,是繼導致48人死亡的1992年淡江高峰塔倒塌事件後,第二大死亡事故。
他說,當自己接獲有關此事的電話時感到非常吃驚,因為他被告知涉及此事的受害人數近百人。
「在此之前,一般的坍塌事件中只會有3到4名受害者,當我得知那天有100名受害者時,令我感到非常震驚。」
莫哈末凱魯指出,自己隨後命令隊內負責城市搜索與救援(USAR)的隊長莫哈末哈菲祖,率領10名隊員先趕赴事故現場。
莫哈末凱魯周一(12月26日)接受《馬新社電視》(Bernama TV)節目訪談時提到,一同參與訪問的還包括了莫哈末哈菲祖。
據莫哈末哈菲祖介紹,團隊在事故現場的作用,是提供專業知識的資訊方面的協助,以便更有效地開展搜救工作。
與此同時,哈菲祖表示,其團隊在事發現場的作用是提供專業知識和諮詢服務方面的協助,以便更有效地展開搜救行動。
「我的團隊在事發首日所攜帶的工具之一是『結構運動傳感器』,其用於監測可能危及搜救團隊的地面工作。此外,我的團隊還建議在後續工作中使用重型機械來挖掘約20公尺高的土壤厚度。」
這起於12月16日凌晨2時發生的慘劇共涉及92名受害者,其中61人成功獲救,其餘31人因遭到土崩掩埋而不幸罹難。
搜救隊伍在事故現場共尋獲18具成人及13具兒童的遺體,其中包括營地A區的20具遺體、B區的1具遺體、以及C區的10具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