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迪昨天在新書推介禮上表示,大馬人以祖輩出生地作為族群身份認同是導致大馬人被分化的原因。他說,大馬華裔仍保留自己的文化與習俗,例如用筷子吃飯、說華語,都讓他們難以融入馬來西亞社會,也難以被同化。
對此,林冠英今天就特別發文告作出反擊。他說,除了中國或台灣,日本、韓國和越南等國也都在使用筷子吃飯,加上馬哈迪曾提出向東學習政策,而這些國家恰恰是大馬的對象,但馬哈迪過去也未提及使用筷子吃飯有問題。
「這是否意味當馬來人使用筷子或叉子勺子吃飯,就會失去馬來人民族特徵?事實上,許多非華裔大馬人和西方人為他們能夠同時使用筷子和叉勺感到自豪,他們的民族身分並沒有因此遭到改變。」
「大馬華人」已是大馬華裔身份認同 另一方面,大馬華總會長吳添泉也強調,儘管祖籍國是中國,但「大馬華人」早已是大馬華裔的身份認同。
他今日發文告說,尤其是對出生在大馬的「獨立後代」而言,大馬是生於斯、長於斯,也準備終於斯的祖國,這也是身為第二大族群即「大馬華人」唯一的身份認可。
他指出,「大馬華人」會講華語,廣東話和福建話等方言,但也認同馬來文的國家官方地位而講國語,也認同英語的世界地位而講英語,但「大馬華人」遵守的是國家政策,奉公且守法。
「我國華裔是馬來西亞人,也是馬來西亞華人,而「大馬華人」身份與地位早已融入國家憲法之中,包括擁有公民法定地位、維護與發展母語教育、宗教信仰自由以及發揚本身文化習俗等權益在內,不容任何方面憑各自議程而自我詮釋,或進行蓄意主觀扭曲和誤導。「
華裔難被同化論調偏頗 吳添泉指出,在一個像大馬這樣由多元種族組成,並標榜和遵循民主的國家,多元開放是立國之本,也是建國特徵,因此,不應存有「華裔難以被同化」或「應該向某些人學習完全融入土著居民的生活」的偏頗論調。
無論如何,吳添泉說,他認同馬哈迪所強調的「儘管大馬是由三個主要種族所組成的國家,有著不同的語言、文化和宗教,還是非常穩定和平」的看法,並認為這也應該包括東馬和西馬所有少數民族在內,通過政府在政策上繼續秉承和發揚的最大特徵。
還是那個馬哈迪! 新書推介回應各項尖銳課題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面子書 推特 電郵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