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學歷代表一切嗎?!
眾所周知,新加坡是個高度精英化社會,短短60多年時間,就發展到如今的程度,與國家領導人的精英化、治國政策精英化有著很大的關係。
尤其是在極度奉行精英主義的新加坡國父李光耀領導下,讓新加坡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小國,已開發國家之一。
但這也讓所有在新加坡的人們,無論是本地公民,還是PR、外國人,都有著疑問:在新加坡,學歷真的能代表一切嗎?
無論是哈莉瑪總統,還是李顯龍總理,都對此做出了宣言!
新加坡總統哈莉瑪發言,
要重視低學歷員工的貢獻發展
昨天(12月29日),新加坡總統哈莉瑪在Facebook上發帖,回顧2022年,希望新加坡人保持團結的同時,也在視頻中直言:要重視低學歷員工的貢獻和發展!
圖源:FB 哈莉瑪
哈莉瑪總統表示,新加坡的一些工作崗位,雖然對學歷要求不高,但需要高技能,對經濟發展十分重要,這些群體不應該被忽視。
「我們須改變這一點,僱主尤其應當做得更多,包括改變招聘方式,並且為沒有學位的員工提供更多培訓和職業發展的機會。」
要重視新加坡擁有高技能、從事可促進經濟的工作但學歷不高的群體!他們不應因沒有大學學歷,而得不到應有的關注。
在發言時,哈莉瑪總統也表示,新加坡人應該互相尊重和諒解,努力維持多元化、有凝聚力的新加坡,不會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出現社會分裂,及暴力事件。
李顯龍總理:
學歷無法衡量一個人的終身價值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早在2014年群眾大會上,就曾發表過類似的言論。
在李顯龍的眼中,不是每一張大學文憑都有同樣的價值,有了大學文憑,也不一定能在職場上平步青雲。
在職場上,僱主提拔員工時,更著重實際的工作經驗和能力,有沒有大學文憑是其次。
李顯龍總理在和幾個新加坡企業家共餐時,討論了如何提升員工的問題,一些作所需要的常識,只能從實踐中吸取,在課室里不一定學得到。從政也是如此,你可以讀政治這科,但除非你親自參與,為人民服務,否則你沒辦法體驗到這是什麼一回事。
所以在職場上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也可以出人頭地。在現實生活里,許多一流廚師、髮型師、演藝工作者和商人,他們都沒有大學文憑,不過他們的成就不會輸給大學生。
李顯龍相信,行行都能出狀元,最重要的是必須要有敬業樂業的精神。不應用一個人的學歷來衡量他的終身價值、社會地位或成就。
他也希望僱主能配合,為員工制定一個有系統的職業規劃,協助他們不斷學習新技能,提升素質和水平,逐步登上事業和人生的高峰。
新加坡人力部調查,
學歷已不是僱主雇用員工的主要考慮
新加坡人力部今年發布的《2021年職位空缺報告》數據顯示:越來越多僱主在評估求職者時,不再把學歷當成主要考量。
有七成三的職位空缺,學歷已不是僱主雇用員工的主要考量。這一比率自2017年來就呈現增長勢頭,在PMET領域更為明顯。
報告指出,在不以學歷為主要考量的職缺中,求職者的技能組合(skill-sets)以及工作態度才是主要考量因素。
由此也可以看出,學歷並非是決定人才上限、地位的唯一因素,在工作中的成長更為重要。
總結
通心粉們,新加坡兩大領導人都表示新加坡並非高學歷擁有一切,低收入人群也能在新加坡獲得成功!
針對此事,通心粉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 The End -
#今日匯率
1 新元 = 5.1712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1933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