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新加坡政府學校9月AEIS考試放榜,學而通的學子們取得了喜人的成績: 50+名校Offer、82%的通過率 !
先通過難度頗高的KET/PET考試,接著從競爭激烈的AEIS考試中脫穎而出,最終拿到新加坡政府學校offer的學生們感觸良多。
小嘉就是上榜一員,剛開始她和大多數學生一樣,直接備考的臨近的S-AEIS,但卻無奈落榜。後來小嘉媽媽找到了萬事通,老師根據小嘉的實際情況 重新規劃了她的備考方案 ,「曲線救國」~
最終,基礎薄弱的小嘉竟然在學霸雲集的考生中殺出重圍,通過了9月的AEIS考試,大家是不是好奇:
「難道還有與眾不同的備考方案?」
「小嘉的方案適用於我家孩子嗎?」
從國內公立到新加坡考政府學校
為什麼三育成為」過渡「優選?
小嘉的媽媽和大多數中國媽媽一樣,認為:想讓孩子讀新加坡政府學校,就只能在國內備考,或來新加坡讀AEIS預科學校,然後直接去參加考試。
不過,這些堪比高考擠獨木橋的常規備考路並不好走,因為競爭太激烈了!小嘉之前在國內讀公立小學,後來跟媽媽到新加坡」脫產「備考政府學校,她們找了一所AEIS預科學校,但是經過5個月的準備,小嘉卻沒考上。
後來,小嘉媽媽在朋友介紹下找到了萬事通,萬事通老師為小嘉量身定製了一條與眾不同的方案:
——先就讀學費親民、家長可陪讀的新加坡三育中小學,在三育讀書期間、同步備考新加坡的政府學校,將來照樣走新加坡政府學校升學路線。
在同政府學校課程體系的三育就讀,既可以提前感受政府學校的教學模式,也能提前適應新加坡的語言大環境。有了一定的語言和基礎積累,就能更容易通過政府學校的入學考試。
三育的老師並不滿足於將學生的功課教到最好,而是帶著學生不斷深入探索感興趣的內容。小嘉進入三育讀書後,慢慢重拾了因S-AEIS落榜丟失的自信,學會了如何變得更加獨立,更加勇於去表達自己的想法......
就這樣,小嘉一邊快樂地學習三育的課程,放學後同步備考新加坡政府學校。不過這次趕上AEIS小學英語改考KET/PET,雖然難度加大,但是重新規劃備考後,小嘉的備考有了針對性,而且在三育提前感受到政府課程體系,小嘉的備考動力也更足了。
通過了KET英語考試後,小嘉也通過了9月的AEIS數學,順利拿到了新加坡排名不錯的政府小學offer。
為什麼不建議
所有中國學生」脫產「考AEIS?
對於想讓孩子就讀新加坡政府學校的家長而言,參加AEIS/S-AEIS入學考試是繞不開的話題:
一邊上學一邊同步備考還是「脫產」全力備考?落榜後是繼續備考還是打道回府?有沒有其他向政府學校過渡的方案?
根據萬事通老師的多年經驗來看,「脫產」來新加坡備考是大多數學生的選擇,大家會選擇預科學校或自學等形式備考。
實際上,「脫產」備考並不是適用於所有中國學生。通常來說,如果出現了以下幾種情況,建議學生們不要「脫產」備考:
有過AEIS/S-AEIS落榜或多次落榜經歷,信心不足;英語基礎較薄弱;覺得在預科學校備考太枯燥;想先適應下新加坡政府課程體系。 這些學生其實可以在新 加坡 找一所正規的同政府課程體系的學校同步備考 。
這時,上文提到的新加坡三育中小學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要知道,對於基礎較弱的孩子而言,「脫產」備考其實風險很大,一方面脫離了豐富的學校生活和集體學習環境,欠缺學習氛圍;一方面若年齡限制到了還是考不上政府學校,不好找退路。
但是這些問題,在三育都能很好地解決~
很多孩子在三育就讀的家長和萬事通老師分享過他們的感受:
@汪媽媽:三育畢竟是正規的學校,即使孩子在三育讀書期間一次沒考過,還可以在AEIS/S-AEIS允許的年齡內延長備考時間接著考,孩子的學業不會耽誤。
@郭媽媽:三育課程豐富,孩子學習不枯燥,還能提前適應政府學校的教學模式,更便於之後銜接課程。
@張爸爸:預科學校與正規學校不同,這裡每天只學習枯燥的英語和數學,沒有興趣課程和課外活動,孩子們很難提起學習興趣。
@高媽媽:預科學校班裡沒有學習的氛圍,孩子容易厭學,影響備考效率。這裡也不能陪讀,年齡太小家長很難放心。
1月18日三育招生考試在即
助力中國學生更好邁進政府學校
家長們要知道,新加坡三育中小學雖相比於進政府學校難度更小,不過也是 需要參加入學考試的 。
2023年1月,三育特地推出了線上面試與入學考試!對中國學生而言是個很便捷的好消息!不用擔心來回奔波的成本。 當然,已經在新加坡 的 學生,也可 以參加新加坡的線下考試~
想了解三育招生詳情,
歡迎大家添加萬事通老師諮詢~
- The End -
了解詳情
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