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衛生部通報,12月13日新增確診病例339起,含社區病例318起,客工宿舍病例6起,境外輸入病例15起,累計27萬3701起。
今晚通報死亡病例4起。
本期報道包括:
一、中國天津出現境外輸入奧密克戎病例
二、 樟宜機場兩獅子逃出貨櫃引發恐慌
三、 中國著名傳 染病專家稱防控清零是為了最後不清零
四、 昨增370起確診病例; ICU占用率降至46.9 %
五、 昨晚通報5起死亡病例,其中一個不足40歲
六、 總 體病死率升至0. 290%,社區病死率升至0.420%
七、 人 口30%已接種加強針
八、 ICU病危插管30人,輸氧107人
九、 普通病房人數升至455人,占用率升至2 7.6%
十、 社區護理 中 心(方艙醫院)在治/隔離降至4948人
中國天津發現境外輸入奧密克戎病例
12月13日,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確認,在12月9日入境的無症狀冠病患者的檢測中發現奧密克戎毒株,目前該患者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這是中國內地首次發現新毒株奧密克戎確診病例。
驚魂一刻!
兩獅子在樟宜機場逃脫貨櫃
無數人背過的新概念課文恐怕是學生時代難以忘記的經歷了。第三冊第一課的《A puma at large(逃遁的美洲獅)》講述了一則從倫敦動物園跑出一隻美洲獅的故事。剛開始聽到這個消息還沒有人在意,可直到越來越多的人說發現了美洲獅的蹤跡,甚至有一次它就出現在一位婦女面前不到5米外的地方,搜捕終於開始了。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重溫一下原文情節)
然而抓捕工作異常困難,美洲獅行蹤不定,早上還在一個地方,到晚上就跑出幾萬米遠了。人們在美洲獅經過的地方發現鹿和一些小動物的屍體,看到它在樹上、在灌木叢里,晚上還聽到「像貓一樣的聲音」。在故事結尾,抓捕人員花費了幾個星期都沒把它抓回動物園,這麼危險的動物就一直待在野外。
但是這樣一個發生在課文里都讓人後怕的故事,居然昨晚就在新加坡樟宜機場變成了現實。 12月12日, 兩隻獅子在被運往海外的途中暫時停放在機場,它們逃出了貨櫃,其中一隻甚至還趴在了箱子上。
隨後,它們被鎮靜劑槍射中。新加坡航空公司找來了擁有照顧大型食肉動物的檢疫設施的萬禮 (Mandai) 野生動物集團,由獸醫和動物護理團隊接手,監護獅子從鎮靜狀態中恢復。
(示意圖,圖源:pixabay/herbert2512)
據了解,這次需要運輸的共有7隻獅子。好在除了被關在貨櫃里,周圍還安裝了安全網,這讓獅子不能走到更遠的地方。
機場的工作和航班服務沒有因為這個意外受到影響,獅子的運輸工作也將在它們身體狀態恢復後繼續進行。
《新加坡眼》APP的網友們也對這個事件紛紛發表了評論:
「獅子是在新加坡轉機嗎?這個厲害了」
「現實版獅子王」
「獅子:這裡是獅城,我為什麼要走?」
「它才是這的主人哈哈」
「還好沒有造成嚴重後果,要好好總結原因怎麼跑的」
「沒事,就是吃飽了,溜達溜達」
這不是新加坡第一次出現動物逃脫的事件了。在2005年,一隻美洲虎從動物園管理員用來往圍欄里扔肉的洞裡逃了出來,讓大約500名遊客從動物園緊急撤離。
2019 年,一頭公牛突破了林厝港農場的圍欄, 一路狂奔 14 個小時還沒有被抓到。而去年,在英娘道 (Eng Neo Avenue) 的路口,人們發現一匹白馬在汽車旁小跑。它是從馬球學院逃脫,20 分鐘後便被帶了回去。
中國著名傳染病學專家:
我們防控清零是為了最後不清零
12月12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在回答關於冠病致病性的疑問時提出,奧密克戎在老年人群體中導致重症的風險還不能確定,但如果進行了全程疫苗接種,追加劑也打了,各年齡段的人群都達到群體免疫,奧密克戎就不可怕了。
(圖源:微博/曾光)
對於防疫措施,政策要及時調整,心理也要調整。曾光說,「流感大流行,一天的話全國得病不止60萬,我們認為也沒那麼恐怖,所以對新冠還有個心理上的適應,得有一個防控目標,我們防控清零是為了最後不清零。」
曾光還表示,如果患者症狀都很輕,還有疫苗和治療藥物幫助,即使確診病例多達幾十萬,也是可以承受的。將來人類要和冠病達成一個平衡,讓冠病可以回歸本位,變成流感的程度。
鍾南山:開放的前提是全民接種疫苗
鍾南山院士在12月11日舉辦的第一屆大灣區科學論壇上也表示,中國有望在今年年底達到83%的疫苗接種率,符合理論上群體免疫的接種標準。
在11月11日時,鍾南山曾表示,在將病毒病死率控制在0.1%,複製指數控制在1.0-1.5,傳播係數降下來的前提下,可以完全開放。但前提是需要全民接種疫苗、建立群體免疫,將社區群防群控常態化,並研製有效的藥物。
李顯龍:新加坡有信心和能力應對奧密克戎變種
李顯龍總理認為,因為有較高的疫苗接種率和追加劑,這讓新加坡有了足夠的能力對抗奧密克戎,同時,在防疫工作中,新加坡也取得了振奮人心的成果。近三個月來,每日新增病例從3000多一直在下降到不足500例,過去幾周里,重症監護室的患者數量也在減少。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李顯龍表示,在應對奧密克戎的準備工作中,追加劑將是關鍵措施。
張文宏:新加坡動態開放是最佳措施
在大灣區科學論壇上,中國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張文宏表示,目前來看,短時間是無法消滅病毒的。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動態清零」和新加坡的「動態開放」都是根據國家實際形勢做出的最佳措施。
從新加坡開放措施以來,每日新增病例數持續下降,病死率也控制在比較好的水平。張文宏認為,一個合理的防疫政策可以為國家贏得寶貴的戰略空間,抓住控制疫情的寶貴機遇。
新加坡12月12日疫情回顧
現在回顧新加坡12月12日疫情數據。
截至昨天中午1200時,新加坡新增確診病例370起,累計27萬3362起。
在新增病例當中,本地社區病例355起、客工宿舍病例4起、境外輸入11起。
這是境外輸入病例連續13天維持在雙位數。
昨天本地社區新增病例按年齡分布如下:
確診病例增長率降至0.61
本地社區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0.61,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61起。
隨著本波疫情趨緩,再過一兩周,增長率應該會逐步回升至1.0左右。
醫療資源占用情況穩定
《新加坡眼》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占用情況保持穩定態勢,沒有出現擠兌跡象。
昨天的ICU病床和普通隔離病床占用情況如下:
新加坡ICU重症病床426個,30個提供給冠病插管病危病人使用;另有3個提供給非病危但須密切監護的冠病輸氧病人使用;非冠病的病危病人使用167個;未用病床226個。ICU病床占用率為46.9%。
自10月25日的ICU占用情況如下:
《新加坡眼》盤點自8月18日以來的確診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昨晚通報5起死亡病例
一人不足40歲,在ICU僅一天
新加坡衛生部昨晚通報5起死亡病例。此5起死亡病例當中,5起出現在12月12日,1起出現在10日。
《新加坡眼》從衛生部網站統計,4人為70歲以上,1人為20歲至39歲。
這是自11月11日以來,新加坡出現的首個20歲至39歲死亡病例。
我們從衛生部數據觀察到,ICU在12月10日出現1起20歲至39歲病危插管病例,隔天,該病例從ICU移出,並出現在死亡數據中。據此判斷,該病例進入病危狀態僅一天即不治。
新加坡已連續81天不間斷出現死亡病例。
總體病死率升至0.290%
社區病死率升至0.420%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1年12月12日,新加坡一共出現27萬3362確診病例,其中794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289%升至0.290%。
分解到社區病例層級,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418%升至0.420% (見上表) ,社區病例絕大多數在60歲以上有基礎病人員。
本波疫情的總體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58%升至0.360% (見下表) ;相比之下,本波之前的病死率為0.058%。
本波疫情的社區病例至今出現757起死亡病例,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409%升至0.411%,是本波之前社區病例病死率 (0.932%) 的44%。
98.7%為輕症、無症狀
在過去28天內,新加坡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3萬5387起 (98.7%) 為無症狀或輕症,313起 (0.9%) 曾為/現為普通輸氧重症,31起 (0.1%) 曾為/現為ICU觀察輸氧重症,41起 (0.1%) 曾為/現為ICU病危插管重症,累計87人 (0.2%) 死亡。百分比數據四捨五入。
截至12月11日,新加坡總人口87%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87%完成疫苗全程接種;30%已接種加強針。
在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人口 (即不含11歲及以下) 當中,96%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
本月底之前,5歲至11歲兒童將開始接種輝瑞/復必泰疫苗。
昨天的普通住院病例、普通輸氧病例、ICU輸氧觀察病例、ICU插管病危病例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接種了加強針的分別有:普通隔離病房住院病例37人 (8%) ,普通輸氧病例4人 (4%) ,ICU輸氧觀察病例無,ICU病危插管病例2人 (7%) 。
ICU病危插管30人
ICU病危插管有30人,比前一天少2人,按年齡分布如下:
過去14天ICU病危插管病例人數變化如下:
輸氧重症合計107人;其中包括ICU輸氧觀察3人,比前一天增1人;這些病患雖非病危,無須插管,但需要密切觀察,因此仍住進ICU病房。
一般輸氧重症病人有104人,比前一天少14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根據衛生部信息,大多數輸氧病例在輸氧二天至五天之後,病情轉輕,不再需要氧氣支持。
普通住院病患人數升至455人
普通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比前一天增8人,為455人。普通隔離病房占用率為27.6%。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隔離降至4948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康復出院26人,累計1萬5538人;死亡病例新增5起,累計794起。
至於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 (類似方艙醫院) 接受治療/隔離的,昨有4948起,比前一天少458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癒804人,累計25萬1490人。
活躍病例5540人,比前一天少465人。
編輯:ABC、SGB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