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新加坡内政部发布文告,曾在内部安全法令被拘捕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姚俊威获得释放,因为他不再构成安全威胁。
文告称,姚俊威于2020年12月30日被捕,今年1月29日被拘留。内部安全局已完成对姚俊威的全面调查,判定他当时与某个外国进行秘密接触和往来。
(图源:Dickson Yeo 脸书)
2015年,该外国情报机关通过一个专业社交网站联系到他,之后,邀请他到海外参加学术论坛。在他出席论坛时,对方进一步要求他各种报告。
内政部文告指出,姚俊威“完全知道”他的接头人为外国情报机构服务。从2016年至2019年,他为对方执行了各种任务,并从中获取金钱酬劳。
调查显示,他的任务包括收集接头人感兴趣的信息,并攥写报告。这类报告基本与国际和区域地缘政治有关,包括与新加坡有关的。
为了获取信息,姚俊威接触了新加坡一些他认为可以提供这类有特殊价值信息的人,并在新加坡设立幌子公司。
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招聘启事,希望能够为接头人物色到合适的撰稿人和其他人员。他以“为外国客户进行调研”为幌子,向他物色的撰稿人说他手上的任务是各个外国客户指定的“研究项目”。
在接头人的授意下,他向新加坡一些政府部门申请敏感岗位的任职,希望能够借助这些岗位获得有价值的保密信息。不过,他应聘没有成功。
内政部文告指出,姚俊威未能取得有价值的保密信息,也没能向接头人交出这类信息。
内部安全局分析姚俊威与其他有关人士的口供和证词,认为姚俊威身为外国代理人所形成的威胁已瓦解,因此没有必要继续拘留。
新加坡眼简评
首先,之前的工作没有形成伤害——因为你未能向对方交出有价值的情报。
其次,身份暴露了,你就没有价值了,放你出去也没人再会去接触你。
关了快两年了,不如把你放了,还省下每天的饭钱。
不过,兄弟,你进去那会儿跟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到哪儿都得戴口罩了。
希望你适应噢。
姚俊威是在中止拘留令(Suspension Direction)下获释。如果违反任何相关条件,内政部长可撤销中止令,并再次下令拘留违例者。
内部安局指出:“任何人若与外国政府建立不当关系,并听命于外来势力、参与有害我国安全和双边关系等利益的活动,新加坡政府都将严肃看待。”
公众一旦发现任何人疑似碰到外国代理人,应拨打1800-2626-473(1800-2626-ISD)通知内安局。
在美国被判14个月
姚俊威(Dickson Yeo),出生于1981年,新加坡籍,曾经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生。
2015年,他开始为外国情报部门工作,向美国空军一名文职人员取得一份关于日本购买美制F35战机对地缘政治的影响的报告。
2018年,他在新加坡成立美国知名公司Resolute Consulting同名的幌子咨询公司,以招聘为名,收集了400多份简历,大部分是享有机密权的美军和美国政府官员。他之后向他们邀稿,并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之交给外国政府。
姚俊威在2015-2019年四年期间,多次到访美国,除了政治领域研究报告,暗中还有一个秘密任务——为外国情报部门进行情报收集。
2019年1月,他飞赴美国,通过利诱美方军方、政府官员以将美方情报转交给第三国。他的联系人甚至包括美国五角大楼的官员。
2019年11月,他向美国陆军一名军官要求提供保密信息。该军官举报,结果姚俊威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降落后被逮捕。
2020年7月24日,姚俊威在美国法庭承认,自己为外国政府非法收集情报。2020年10月9日,他被判坐牢14个月,从被逮捕之日算起。
根据美媒报道,姚俊威在检方呈给法庭的签名证词中,承认自己为中国情报机构工作,与情报人员见面不下20次,而且到访中国时获得特殊待遇。
他最初是收集东南亚国家的政治报告和情报,后来把工作重点转向美国。
根据《海峡时报》报道,在美国庭审时,他坚称自己支持中国,但没有出卖新加坡利益。
去年7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不了解有关情况。他说:“我们敦促美方停止“贼喊捉贼”,停止利用所谓间谍问题对中国进行污蔑抹黑。”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