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31歲的王聰瑀告訴《8視界新聞網》,他是在12歲時看了電影《鋼琴家》(The Pianist)獲得啟發,之後便開始聽音樂會,對古典音樂產生興趣。
回想當初年紀輕輕離開家人隻身到巴黎學鋼琴的決定,他說:「我不想以後有那種天天上班,早上9點到下午5點的生活,我就非常想要追求鋼琴的夢想。」
他獲得了獎學金,到巴黎高等師範音樂學院學習,之後再到巴黎思康音樂學院 (Schola Cantorum)繼續升學。
一度流浪街頭 幸好遇到貴人 剛到巴黎時,可說困難重重,因為他不會說法語。
而且,當時拿著的那份獎學金只夠支付學費,加上父母在經濟上沒有給予太多支持,他只好一邊上課、一邊在餐廳和酒吧彈琴賺取生活費,甚至一度流落街頭,因為他未成年,無法簽合約租房。
幸好他在教堂遇到了許多貴人,其中一位是新加坡牧師,為他提供住宿。
對音樂的熱忱,讓他度過低潮期。 「一直都有鋼琴、有音樂,並且為了自己的熱忱很認真地去學習(鋼琴)。」
後來,他在巴黎結識了他的妻子。如今結婚八年,跟妻子家人居住在法國留尼旺島。
日常生活圍繞著鋼琴 自此,他就在島上教鋼琴。早上5點起床開始練琴,早上9點到下午2點教課,之後再練琴到晚上7點,然後又繼續教課。
「我幾乎天天只有彈琴,休息時間就是在旅遊的時候,去國外看音樂會。」
對於被獲提名並榮膺施坦威藝術家稱號,王聰瑀表示非常榮幸,可以與許多知名的鋼琴家學習、交朋友。至今,他在世界多地參與了800多場獨奏會。
他表示,我國音樂廳與設施都非常完善,本地音樂家也深具有天分,並希望盡一份力推動本地古典音樂的發展。
「我們的公司Piano Island Management負責做音樂會,去年邀請了法國鋼琴家路易沙達(Jean-Marc Luisada)與日本鋼琴家角野隼斗(Hayato Sumino),學生們都非常開心可以跟這些大師學習。」
他鼓勵本地年輕一代勇於追求音樂的夢想。「不要放棄,跟隨你的心,聆聽自己心裡所想要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