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嫦娥五號」的首批樣品於2021年7月12日向國內科學家發放,目前已完成5次樣品分發,共計198份65.1克。
2021年,科學家團隊通過對「嫦娥五號」採集月球樣品中玄武岩的研究,證實月球火山活動可以一直持續到20億年前,刷新了人類對月球岩漿活動和熱演化歷史的認知。
中國科學院院士、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獻華表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團隊2021年在《自然》雜誌發表了3篇文章,精確測定了「嫦娥五號」月壤樣品的年齡是20億3000萬年,過去認為30億年最晚到28億年就結束了。
他表示,通過對「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研究,加深了人類對於月球的認識,因此他們也更加期待嫦娥六號任務能夠帶來更多新的發現。
李獻華指出,月球南極艾肯盆地直徑非常大,超過2000公里,是太陽系最大的撞擊坑,很可能揭示了月球形成早期的很多的信息。他說,「嫦娥六號」將是人類第一次到月球背面去取樣返回,而且這個樣品帶來對月球演化的早期信息,有非常重要的科學意義,所以對此特別期待。
追蹤東方日報社交平台 Telegram_logo
追看熱門新聞資訊,請下載東方日報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