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新加坡“腹地”的奧密克戎病例,應運而生了。
要知道,距離新病例出現,跟衛生部發出奧密克戎在社區出現的預警,前後相隔估計也就一天。
這次來了3位。
其中一對夫妻,更是收放自如地到新加坡繁華街市漫步、多家餐館用餐。
回顧過去一周,本地的社區病例勉強維持在500例以下,如今這新病例冒頭,又要兜不住?
再確診3起社區病例
近期軌跡曝光
衛生部昨晚發布文告,本地又初步確診3個社區病例。
其中1個是機場員工,1對是夫妻,男的剛從美國回新加坡,女的近期沒有出國旅行史。
他們的活動軌跡如下:
1)初步確診機場員工,54歲
主要活動範圍:機場
這個中年員工主要的辦公場所是在樟宜機場第三航站樓,平時就是幫忙搬卸旅客的行李。
來源:malay mail
工作不需要跟入境旅客有接觸。
但是,12月14日那天,他做完定期輪流檢測(核酸檢測PCR)後結果呈陽。
而此前3天內(10-13日),抗原快速檢測(ART)都是陰性。
所以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名員工是通過接觸行李感染上的?還是跟同事工作接觸感染上的?或者還有其他可能性,跟旅客同一時間上廁所感染上的?
此外,為什麼抗原檢測3天都是陰性?
來源:the business times
是在13日昨晚檢測以後接觸病毒,或者ART不足以檢測出奧密克戎?而他本身攜帶已久?
據前天國內官方報告,廣州的首例奧密克戎病例就是國外回去的,經歷了隔離、居家隔離,前後17天才確診奧密克戎。
如此一來,奧密克戎的潛伏期或許不止10天、14天?
這只是猜測,目前對於奧密克戎的潛伏期沒有明確時間期限。
對於這個機場員工的社區活動軌跡,文告中沒有透露。
但是另外2個,那一對夫妻的活動範圍有告知公眾。
來源:visit singapore
2)初步確診夫妻,30歲+
主要活動範圍:烏節路
這對夫妻中,一個近期從海外回來,一個沒有出國史。
36歲男子,近期通過疫苗接種者通道(VTL)從美國飛回新加坡,12月8日做的抵境檢測是陰性。
但是,10日那天他做了抗原快速檢測,結果陽性。
11日做核酸檢測,結果陽性。
而他的老婆,34歲女子,近期沒有出國,14日被隔離,當天檢測陽性。
不過,現在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們的團聚路線。
根據現有的VTL規定,旅客入境7天內都要做檢測並且上報結果。
其中,入境後第3天、第7天須到指定檢測中心,由專人監督完成檢測,另外第2、第4、第5及第6天,旅客可自行檢測。
所以男子是在第三天有專人監督檢測後才發現確診。
但問題出在哪裡呢?
在他確診前2天,自己檢測結果陰性上報後就能出門,所以他跟他老婆一塊聚餐逛街了。
根據衛生部曝光的內容,他們在8日、9日兩天內去了4家餐館:
12 月 8 日,義安城Mizuki餐廳
12 月 8 日,喜來登酒店李白粵菜餐廳
12 月 8 日, 文藝復興廣場Merci Marcel
12 月 9 日,Orchard Gateway的Signs A Taste Of Vietnam Pho
如上所見,夫妻倆的活動空間從地鐵站來看,主要是在最熱鬧的商業區附近,除了吃飯大概就是逛街。
但是,衛生部只公布了4家餐館,沒有再提到其他店鋪,難道他們只是在大街上溜達,沒有去逛商場?
目前,接待食客的所有餐廳員工,在相關時段通過合力追蹤登記的人,大概都收到了衛生部發出的健康風險警告。
並且之後會由專人聯繫,讓相關人士一次性做PCR檢測。
估計有的小夥伴已經收到了衛生部的“召喚”。
不過這個病例一出現,等於是在宣告奧密克戎病例正式進入新加坡社區。
畢竟前幾個都是在機場發現,再怎麼看感染對象、範圍有限,都是相對“邊緣化”的。
但是這一個美國回來的,卻是直接進入繁華地段。
世衛前兩天還在強調呢,奧密克戎的傳播速度是其他毒株沒有的,意思就是空前絕後地容易發生傳染。
目前,77國/地區都出現了它的蹤跡。
美國科學家估計每個奧密克戎病例平均會再傳給其他2.5個人。
所以,當這對夫妻漫步在新加坡街頭時,到底跟多少人擦肩而過?這個數字大概很難想像。
部長們已經說了:新一波浪潮可能在來的路上。
其他不說,目前還是戴好口罩,優先做好個人防護~
新加坡獅城椰子
視頻號 | 小程序 | 公眾號
關注【新加坡獅城椰子·視頻號】
帶你 了解新加坡大小新鮮事
關注【新加坡獅城椰子·小程序】
進入椰子社區
了解新加坡疫情最新消息
爆料、准證、玩樂、遛娃、交友
點擊進入【新加坡獅城椰子公眾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