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昨天(15日)正式将泰南“诺拉舞” (Nora)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法新社报道,诺拉舞是泰国南部的民间舞蹈,集舞蹈、戏剧、演唱等艺术形式于一身。它源于印度传统舞蹈,早从泰国大城王朝时期流传至今,跨越数世纪,如今普遍会在村庄聚会上演出。
诺拉舞复述一位王子试图营救一位半人半鸟公主“马诺拉”的故事,舞蹈也因此被称为“诺拉舞”。
舞者们会穿戴着用色彩斑斓的珠子串成的舞蹈服装,摆出如鸟一般的姿势;手指尖上也戴着长长的银色指甲饰物,灵活舞动着就像是一对犀利的鸟爪子,十分生动且优雅。
据悉,一段精致且完整的诺拉舞可持续三天。
那拉提瓦府(Narathiwat)的诺拉舞舞团团长Vichien Rattanaboono表示,诺拉舞对南部人来说有深重的意义,这舞蹈不仅传达向善的信念,而且当地人民在庆典仪式上,也会借舞蹈来向老师和家长表达尊敬和感谢。
表演艺术研究生兼资深诺拉舞舞者Saman Dosormi认为,诺拉舞展示了南部县府一种融合当地佛教徒和回教徒的“共同文化”。
他表示,“不论宗教信仰,任何人都可以跳诺拉舞”,并且希望所有泰国文化艺术都能得到世界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