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出口棕油至歐盟? 專家學者:不可行

2023-01-20

語音閱讀

為了對抗歐盟去年通過的禁止入口伐林區產品禁令,馬來西亞副首相兼原產業部長法迪拉威脅,將與印尼聯手抵制出口棕油至歐盟,然而歐盟作為兩國的出口棕油的最大市場,分析認為此舉完全行不通。

《南華早報》報道,歐盟是於去年12月6日,達成協議,禁止進口導致全球森林遭砍伐的產品。禁令生效後,進口企業需要證明他們進口的商品符合原產國的規定,包括關於人權和保護原住民的規定。

法迪拉(Fadilah Yusof)日前為大馬棕油局舉辦的2023年棕油經濟回顧與展望論壇主持開幕後,受訪時指上述法令有歧視元素。

「歐盟和美國這兩個經濟集團不斷提出毫無根據的指控,妖魔化我們可持續棕油的努力,並對我們的棕油產品啟動禁運(embargo),目的是要削弱我們的整個棕油行業。」

他當時表示,可能需考慮聘請專家反駁歐盟的指控,另一個選項則是停止出口至歐盟,並聚焦在其他國家。

印尼將與大馬共進退 此外,印尼總統佐科威日前在接待大馬首相安華展開的國事訪問時也說,將在棕油出口課題上,「大馬共進退」。

儘管如此,政治經濟學者許幼玲(Khor Yu Leng)表示,歐盟是棕油出口的一個主要市場,抵制出口將導致出口商違約。

「馬來西亞長期以來一直是歐盟的重要供應商,歐洲買家對這個行業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他們購買的是高附加值的棕油。」

印尼大馬棕油占全球八成供應 印尼和大馬共占世界棕櫚油供應的80%以上,2021年兩國分別占歐盟棕櫚油進口的44.6%和25.2%。

去年,大馬對歐盟的棕櫚油出口降至147萬噸,同比下降10%,比2015年的243萬噸出口量下降了近40%。

塔斯馬尼亞大學亞洲研究教授詹運豪直言,抵制出口棕櫚油至歐盟,將使兩國陷入困境。

「現實是,大馬無法為他們找到替代市場,彌補歐盟市場的缺口。」

商會:需通過談判尋找共識 印尼棕櫚油業協會發言人陀凡(Tofan Mahdi)也認為,抵制歐盟市場不是處理個問題的正確方法,兩國只需要與歐盟成員國進行談判,為繼續出口尋找共識。

許幼玲也直言,交易商顯然不認為抵制吃口歐盟會真正落實,因為有關情緒還沒有反映到棕櫚油價格上。

「價格告訴我們,抵制出口的威脅還沒有被交易商當回事。我認為市場對這件事的發展還有點不解。」

一些環保人士對歐盟的新法規表示讚賞,但也有人擔心,如果出口商更專注於印度和中國等規則不那麼嚴格的替代市場,那麼東南亞的棕櫚油可持續性標準將開始下滑。

轉移替代市場可能導致更多森林遭濫伐 綠色和平組織印尼分會全球兼森林運動負責人齊齊(Kiki Taufik)說,歐盟的新條例對地球和社會正義來說是一個積極因素,因為棕櫚油行業長期以來一直以剝削勞工和破壞森林而聞名。

然而,環境諮詢公司Borneo Futures的主管埃里克(Erik Meijaard)指出,歐盟法規的不利結果可能,可能是導致市場轉移,令當地生產商忽略破壞森林的禁令,進一步導致更多的森林被砍伐。

繪製國際貿易和供應鏈地圖的透明度倡議組織Trase,於去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從2018年到2022年,印尼棕櫚油種植園擴張造成的森林砍伐面積每年為4萬5285公頃,與2008至2012年相比下降了82%。

研究人員將這一下降歸因於公司採用可持續棕油認證標準。


相关文章

  • 泰國父母自製家庭色情片 九子女全下海最小十歲
  • 誤信網戀男友生病 馬國女子轉帳166次被騙28萬元
  • 羅厘遇車禍九警員亡 警區主任親自申請延扣司機
  • 馬國今年第一季新生兒人數創單季歷史新低
  • 新幹線客運量飆升 日鐵擬靠AI應對人力短缺與成本壓力
  • 新山無國籍老婦冠病惡化 醫院拒收 家屬求助無門
  • 女導遊涉收逾91萬新元旅遊團費後失聯 姐姐急劃清界線
  • 泰國多地出現豪雨天氣 當局在22省發布土崩預警
  • 馬國今年第一季新生兒人數創單季歷史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