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玩個遊戲,卻發現孩子天大的問題!
新年挑戰「只說華文」
新移民孩子潰不成軍
在新加坡的一位新移民媽媽和我們分享了她與孩子的新年趣事!
一次晚飯後,一家人在一起玩名為「只說華文」的遊戲,結果她的兩個孩子早早落下陣來。就媽媽而言,兩個孩子的華文還不如上學前!
新年飯後家庭遊戲
「只說華文」孩子早早敗退、放棄
農曆新年將至,小思一家人在飯後玩起了「只說華文」的遊戲。
遊戲規則是所有人只能用華文,誰說英語誰就出局,贏的人可以獲得一份新年禮物。這個遊戲獲得了一家四口的一致認可。
第一局遊戲結束得很快,還沒兩分鐘,大兒子就因脫口而出的「Happy New Year」出局,小女兒雖然支撐了一段時間,但還是第二個出局了。爸爸也很快認輸,結束了遊戲。
甚至玩到後來,兩個孩子都不要一起玩了,早早地放棄遊戲。
示意圖
這不由得讓萬事通想到了曾看過的一部美國情景喜劇《初來乍到》(Fresh Off the Boat),講述了一個原本定居在華盛頓唐人街的華裔家庭,搬遷至佛羅里達州奧蘭多的故事。
《初來乍到》截圖
電視劇中有著同樣的遊戲,結局也是大同小異,電視劇中的兩個孩子也是早早放棄了遊戲。
這個發生在想像,反映在現實的故事,實際上在說明一個問題——海外華裔家庭孩子的華文傳承,遇到了大難題!
華文語言環境匱乏
孩子從想不起詞到不會說華文
在很多新移民家長看來,家裡說華文,孩子又在進行中英雙語學習,怎麼也得是「雙語驅動」,能夠根據場合和對話人自如地切換華文和英文。
但實際上,小時候華文很棒的新移民孩子,長大後英語說得越來越棒,本該占據優勢的華文水平卻逐漸消退。甚至變成只說英文,不說華文。
孩子們沒上學前,接觸的環境以華文為主,華文水平快速提高。在上幼兒園前基本能聽懂華文,家庭內部、基礎需求表達都沒問題。
而孩子一旦進入學校和社會,學到的知識、詞彙以英文為主,之後才是華文。而且學校的環境,也會幫助孩子們鞏固學到的英文知識,而不是華文。
用進廢退的道理,在新移民孩子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從想不起來怎麼用華文形容,到最後習慣性地說英文,成為新加坡華裔家庭孩子的「通病」!
新移民媽媽為教子心力交瘁
孩子華文退步還影響母子關係
想要讓孩子學好華文,僅憑父母的教學是不夠的。
大多華裔父母會覺得:「我從小學華文長大,還不會教嗎?」但結果並不是很美好,家長們雖然費盡心思教孩子學華文,但卻由於缺乏系統的教學,導致孩子華文沒學好,家長也心力交瘁,還影響了親子關係。
畢竟華文本身就是一件需要系統教學的事情。就算是身在中國的學生家長,也需要讓語文老師來教導孩子學習華文的拼音、字、詞、句、閱讀、寫作等等。
新移民孩子想要學好華文,需要豐富的華文鞏固應用環境,以及專業且系統的教學體系,善於發現孩子弱項的老師,來幫助孩子循序漸進地提高華文水平!
那有沒有這樣的課程呢?
學而通華文新年好禮相贈
不限名額免費領課!
為了能讓更多的新加坡孩子學會華文,學好華文,學而通華文在線課程來了!在學而通華文的輔導下,多位新加坡華裔家庭孩子的華文水平提高,好評如潮!
好評如潮
學而通華文學習,主旨就是「以興趣為起點,以成績為終點」。
1
以興趣為起點
為了引導孩子對華文的興趣,學而通華文:
※ 在教材設計上融入趣味性學習元素
※ 研發多種有趣、吸引孩子的在線華文教學課程
※ 2-6人的小班課更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 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開口交流
※ 和身邊的小朋友攜手、競相進步
2
以成績為終點
為了提高孩子的華文成績,學而通華文:
※ 教材緊跟新加坡教育部MOE大綱
※ 課程結合曆年新加坡名校考題
※ 強調聽、說、讀、寫系統性進步
※ 拼音、字、詞、句循序漸進教學
※ 課前預習、上課因材施教、課後作業形成閉環
3
自己的授課平台
學而通華文還有一個優勢,擁有自己的在線課程系統,而非像新加坡大多數線上平台一樣用ZOOM上課,保證了課件的清晰度,以及授課時的流暢。
學生出現問題,能夠及時反饋技術老師進行調整。極大地減少外部因素對學習的影響,讓孩子不會錯過每一節課的學習。
100%透明教室、雙向視頻,確保孩子注意力一直集中。
時值新年,學而通華文新推出「不限名額免費領課」活動!
學而通華文在線課程
在家就能學英語
上課實況,隨時可查
趣味課程,讓孩子主動學
現在領取試聽課禮包,你將免費獲得:
1節 真人在線直播課
1次 專屬華文能力測評
1份 定製學習提升計劃
這麼好的機會擺在眼前
心動的家長還在等什麼?
還不抓緊時間給孩子領一節
華文在線0元直播課
已經有數十名家長聯繫學而通華文
等待安排孩子試聽了
快掃碼添加學而通老師
領取0元直播課吧~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新加坡孩子學好華文,
還得學而通華文!
了解更多詳情
添加學而通老師問詢